胺类甲醛固定剂性能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污染与日俱增。甲醛是目前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之一,其来源广泛、出现频率高、对人体危害大,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甲醛可刺激人的皮肤黏膜,有致敏、致癌和致突变的可能。由于室内场所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室内甲醛低浓度、高挥发性等的特点,使得许多有效处理甲醛的工业方法并不适用。目前,我国对室内甲醛污染的处理方法并不先进,许多方法不便于操作,难于推广。因此,研究开发一种符合室内空气净化处理特点且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甲醛污染的新方法很有必要。随着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去除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物的产品也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研究并制备一种方便、有效、价格低廉的甲醛清除剂对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甚至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分析方法和物化性质的基础上,从甲醛的挥发性特点出发,以通过化学结合降低甲醛挥发性为思路,利用氨类衍生物可以与游离甲醛进行加成反应,并形成稳定大分子化合物这一性质,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选择无机铵盐类、有机胺类特别是多烯多胺类物质作为固定甲醛的试剂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验制备出能够在常温常压下高效、长效的固定游离甲醛的甲醛固定剂。利用GB 13197-91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作为实验的基本分析方法;研究考察了硫酸铵、乙酸铵、乙二胺、二乙胺、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这六种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在常温常压下与甲醛的作用,并设计了简单有效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实验结果,测定各种物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与甲醛作用的效果。通过大量实验,最终获得了性能优良的复合型甲醛固定剂。实验结果表明:①实验选定的六种物质都可以有效的固定游离甲醛,其中由于乙酸铵的吸湿性且溶液为缓冲体系、乙二胺会造成二次污染而排除;②实验考察了溶液的pH、浓度、反应时间、载体的干湿状态等条件对甲醛固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在11左右时,无机铵盐类和多烯多胺类物质都达到最高甲醛固定率值;各物质与甲醛作用迅速,且在24h内硫酸铵的甲醛固定率(E/%)维持在82.7%,多烯多胺类则维持在90%以上,其中三乙烯四胺则始终维持在99%以上;硫酸铵在载体干燥后的甲醛固定率(E/%)从95.11%下降到64.35%,多烯多胺类物质的甲醛固定率(E/%)则从湿润时的90%上升到95%以上;③混合型甲醛固定剂中各种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分别为:硫酸铵与二乙胺为1:3、硫酸铵与二乙烯三胺为1:2.5、硫酸铵与三乙烯四胺为1:2;常温常压下,将pH=11.0的固定剂溶液喷洒在含有甲醛的载体上,即使在固定剂溶液干燥后,甲醛固定率(E/%)亦大于95%;④喷洒过甲醛固定剂的含甲醛载体在常温常压下放置100天后,甲醛固定率仍高达83.7%,达到了实验预期。此方法切断了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的源头,从根本上治理了室内甲醛污染,且具有原料便宜、配制简单、使用方便、甲醛固定率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对于室内甲醛污染的控制、去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正>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是21世纪的一场人口革命。正如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1998年10月1日国际老年人年发起日的献辞中所指出的: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
会议
智能交通系统广泛应用在控制服务、制造车辆、道路交通等领域。而在智能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车牌字符识别技术。文中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车牌字符识别。人工神
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迪士尼工地建筑工人生殖健康干预的效果,探索符合浦东新区外来建筑工人的生殖健康管理新途径。方法随机抽取浦东新区3个建筑工地的413名男性外来建筑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电力结构也不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大,我国城市交通的状况日趋紧张。特别是城市交叉口,车辆之间干扰频繁,加上道路的控制方法(如渠化、信号配时等)不合理,使得车
经济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空间面临景观趋同、特色丧失、景观乏味老化、经营困难等问题。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城市公共空间不但是市民休闲活动
公路改扩建主要因为:公路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功能上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必须改造;公路虽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但已满足不了道路使用要求,其原因是:(1)项目立项初期,在制定工程
通过“乐居”理念的发展过程及内涵,从传统人居环境的各个层面分析了传统空间语言下乐居思想的表达方法,并相应地从空间层次、文化传承、人与环境的关系、社会融合、居住与就业
目的探讨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在个体化膝关节肿瘤假体手术治疗中的新方法,评价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例膝关节骨肿瘤患者,术前均对膝关节周围病损区行CT
本文从中西审美感知方式的差异出发分析中西绘画在形式语言上各自的特点,同时借用里格尔与沃尔夫林关于艺术发展的理论体系,从中审视和评价郎世宁在中西绘画结合中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