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兽药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目前所采用的个体水平上的急慢性毒理实验不能从本质上反应药物作用于环境l生物的毒性效应,尤其是潜在毒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使药物残留的l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本研究以蚯蚓作为十壤环境的指示动物,从个体、组织、细胞、基冈水平上研究了兽药阿苯哒唑(ABZ)对蚯蚓的毒理机制,从微观水平对阿苯哒唑等抗寄生虫药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研究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从个体水平上研究了不同ABZ剂量对蚯蚓存活和生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便染毒14天蚯蚓的半数致死率为597 mg kg<-1>。染毒42天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剂量在30 mg kg<-1>以下对蚯蚓生长没有影响,而剂量在90 mg kg<-1>以上在生长后期14~42天明显降低了蚯蚓生长率。
第二部分,研究了ABZ染毒对蚯蚓体不同部位(前、中、后部)的组织酶活性的变化。测定了1OO,200,400,600 mg kg<-1>浓度下,第2,7,14天酸性磷酸酶(.AP)、三磷酸腺苷酶(ArPase)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3’)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组织酶活性与染毒浓度、暴露时问和蚯蚓体的部位密切相关。染毒时问越长,毒性反应越明显,其中AP、AI’。Pase对较低浓度反应比较敏感,14d时在lOO mg kg<-1>的酶活性被显著性抑制,但对AP的活性变化比较敏感的部位是前部,而ATPase敏感部位是中部和后部,这可能与该部位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第三部分,研究了ABZ染毒对蚯蚓的细胞毒性。实验测定了在低浓度(100 mg kg<-1>)和高浓度(600 mg kg<-1>)两种情况下,第14天的组织细胞显微和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染毒使皮肤角质层变厚,表现出蚯蚓的皮肤防御机制;但浓度达到600 mg kg<-1>时,皮肤角质层变薄,皮肤防御受到破坏;肠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内质网等超显微结构随着染毒浓度增加损伤程度增加,600 mg kg<-1>时,染色质发生凝聚或边集;贮精囊在100 mg kg<-1>时发生了严重损伤,大量精子细胞的细胞核变形、细胞膜扩张、线粒体空泡化、微管系统破坏、糖原分布紊乱等病变。看来,ABZ染毒对蚯蚓的繁殖毒性比较大。
第四部分,研究了ABZ染毒的蚯蚓分子毒性。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不同剂量ABZ对蚯蚓不同部位的I-rRNA和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这两个基因与能量代谢有密切联系。结果表明,蚯蚓在生长不受影响的染毒浓度内,ABZ显著性的影响了l-rRNA和Hsp90的表达水平,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蚯蚓的部位有关。ABZ对蚯蚓不同部位1-rRNA和Hsp90基因的表达变化反应了动物体能量代谢的早期变化。这为该类药物污染的分子毒理标志物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