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中国创建之初集中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最高军事工程技术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率先开展中国军用计算机的研制。出于台海战事的紧迫局势、实现国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以及追赶世界计算机发展潮流的内在需要,从1956年到1978年,哈军工(1953-1966)、哈尔滨工学院(1966-1970)及长沙工学院(1970-1978)设计研制的计算机贯穿了从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的全部历程,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展现出中国军用计算机技术更迭的历程及发展模式。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基于国防科技大学的一手档案资料以及对柳克俊、康鹏等亲历者的访谈材料,本文运用批判口述史的方法,从各台计算机的研制背景、研制过程及产生的影响出发,阐述了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合力是促进哈军工计算机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服务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是其研制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特别是1966年,在“尖端专业集中,常规专业分散”办学原则的指导下,哈军工又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计算机系,作为高水平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孵化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合力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日后在“银河”、“天河”等工程实践中承担重要任务、发挥重大作用的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在中国计算机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一笔。然而,薄弱的技术基础曾导致了专用机与舰艇环境不匹配的矛盾,特殊的政治环境也曾对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阻碍,皆值得进行反思。通过对20年中哈军工计算机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史梳理,本文总结了从哈军工时期到国防科大时期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延续性,继而说明在新形势下,要紧贴国家和军队重大战略需求,使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创造与传承工程精神,培养帅才、凝聚团队人才力量;提高自主创新实力,摆脱“追尾巴照镜子”的被动局面,变“后发优势”为“先发优势”,从而保证国防科大的计算机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