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其中,人口容量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最实际、最首要的问题。本文以人口容量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对该区域的人口容量现状做出了评价,并对其未来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旨在探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考察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在自然、生态、经济与社会状况的基础上,用相关和回归等多元分析方法,对其人口容量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反映自然环境的粮食产量变量,可以说明其人口容量大小的66.2%;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国民收入变量,可以说明其人口容量大小的55.2%。 其次,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现状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a.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将人口容量分为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建立了现实人口与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回归模型:P_i=4178.2+2.0643(0.7_rP_i+0.3_eP_i),并求得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两个系数分别为0.7和0.3。结果表明: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框架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根据现实人口与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的相对关系,分析了各县市人口与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调和度,在此基础上,以相对偏差度为指标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从人口与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配置关系来看,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现状已极其不合理,人口压力十分严重。 第三,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的预测,采用趋势预测法,即用Logistic及Cubic曲线对该区1985年~2002年的人口、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进行了曲线拟合,相关指数依次高达0.9967,0.9050,0.6768,0.5940,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10余年中,除2015年经济人口容量过剩外,其余年份的自然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及自然——经济人口容量均严重不足。但从它们的发展趋势看,自然人口压力逐年递增,而经济人口压力及自然——经济人口压力却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第四,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容量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在明确二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口“生态活力”的新概念,建立了区域人口“生态活力”的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分析法,划分了该区域人口“生态活力”的类型,据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中两轴四带”的不平等发展模式。 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