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是中国教育界20世纪20年代开展的一场教育救国运动。从整个过程来看中国学者出于对教育现状不满提出了对中国教育状况的批评,进一步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改造,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改造方案也做出了实质性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在探索中所获得经验对今天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依然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此次运动为研究对象,按照运动的发展顺序,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在反映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以庄泽宣的教育探索为个案,深刻揭示此次运动中的重点问题及关注视角的转变。全文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重要概念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第一章针对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讨,分析新教育在中国遇到的困境、学界对于“新教育中国化”内涵的多元化理解、庄泽宣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于新教育中国化含义的界定,从中可以看出学界对于新教育中国化认识的一些共识和分歧。第二章系统论述学界为实现新教育的中国化所做出的努力。学界对于新教育中国化的探索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于国情的调查和分析、关注乡村教育、平民教育、中小学学制方案的讨论;实践方面有:中小学学制实验、教学实验、学校综合因素实验。在这些努力中学界更多的是想要针对当前教育进行改造实现西方教育模式在中国的适应性转换。但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中国的教育界都取得了颇有特色的探索成果,其中针对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改造方案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论及学界为建立中国化的新教育做出的尝试,重点突出此次运动中对于新教育中国化认识的转向问题,即由新教育中国化的改造到中国化新教育的创造这一根本性的变化。学界意识到这一必要性之后,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向着这一目标而努力,这其中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念二社的民生教育实验等等,庄泽宣根据自己建构的教育社会学体系也提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建设方案,期望由建设一个中国化的新教育体系入手来实现拯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目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此次运动的不足和对于中国今日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