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需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地矛盾加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与协调发展。自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首次在生态学中提出承载力概念以后,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就在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相继展开。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探讨某一区域“养活多少人”这一问题,而是涉及生态、经济、科技等更多领域的综合考虑。主要研究探讨区域人口、食物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口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在区域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中,县域土地是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污染和土地质量退化的主要载体。因此,深入研究县域土地承载力,对促进县域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现实意义。数学模型的大量采用极大的提高了土地承载力研究的定量化水平和精确程度,促使承载力研究更加综合与深入。目前,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它是在对土地面积量化的基础上,在需求层面上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在供给层面上计算生态承载力大小,然而将二者进行比较,进而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本文以生态足迹理论作为指导,以桂林资源县的土地承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人口、经济、社会等统计数据,对资源县生态足迹与承载力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并针对影响资源县生态赤字的因素,综合利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生态赤字进行分析,建立生态赤字变化的驱动模型,揭示该研究区域生态赤字变化与驱动力的关系,进而指导现实决策。以实现全县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为该地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四个部分。首先,分析资源县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其次,结合社会经济等相关统计资料,选取适当的指标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的计算;再对2001-2009资源县生态供需状况进行动态演变分析,并分别从各土地类型的总量和结构等层面和角度深入讨论;最后,对影响生态赤字的多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新的因子函数并构建生态赤字与影响因子的回归模型,完成生态赤字的驱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