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一文本的重译现象在文学翻译中是普遍存在的。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在对译文评价标准的探讨中注重原文、译文的对比,追求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对等。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很少涉及译者的能动作用,其结果是追求特定文学文本的标准译本。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理论和“目的论”的双重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复译现象。
目前,以读者为中心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越来越多地引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的注意。以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理论标志着文学批评理论由重作者、重作品向重文本—读者关系的转变。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出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先在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和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不同期待的存在导致读者对同一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分为艺术极一作者的本文和审美极—读者的阅读阐释。他认为文学本文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本文的潜在意义是由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文本一极存在许多空白(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有待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填补与充实。伊瑟尔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审美两极的划分和对空白的分析证明了读者的创造性地位。
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和“空白”强调了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然后才是译者。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角度讲,译者的不同先在知识结构和文本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译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而译者又必须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一种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目的是在将文本空白具体化的过程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域融合,这就解释了文学翻译中的重译现象。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深受文学批评中的接受理论的影响,也十分重视译本的读者接受,强调为了实现译本的预定目的(特定的接受效果),一个文本可以有多个译本,每个译本(包括翻译策略)都对应某个翻译目的。该理论也有助于我们较好地理解翻译中的复译现象。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主、“目的论”翻译理论为辅的对复译现象的双重视角解读,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