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nux 操作系统优异的可靠性、良好的可裁减性、广泛技术支持,受到了技术界的推崇和赞许,并在许多产品中得到了大量地使用。现在它已经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32 位CPU,新的2.6 版内核更提供了许多针对嵌入式应用的支持,并且改进了进程调试算法。使得Linux 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备受关注,目前正PDA/手机等信息终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而嵌入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便是板级支持软件(BSP,Board Suport Package)的实现。本论文以BSP 技术为研究内容,讨论了BSP 的组成、技术方法、及其与操作系统相互关系和实现。特别针对Linux 系统上的BSP 技术,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适合于Linux 操作系统应用于嵌入式环境的BSP 构成、特点,以及BSP 三个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特点、实现技术等内容。论文从源代码分析入手,通过借鉴PC 机的BIOS 技术和GURB 引导程序设计技术,分析和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初始化(板级初始化)设计流程、技术重点,以及Linux 在嵌入式系统上的BootLoader 程序实现要求、程序结构等技术。并分别就这两部分,对嵌入式环境中实现及特点与PC 机进行了比较。最重要的是,本论文对Linux2.6 内核的设备驱动程序代码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对多种设备驱动程序代码的分析,总结、概括了Linux 2.6 内核设备驱动程序的管理和设计“策略”以及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机制”。论文用两个章节对“策略”和“机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通过对每类设备典型驱动程序的剖析,从原理和结构层次上给出了Linux2.6 内核中不同类型设备的驱动程序的管理和设计思想的描述。对于不同类型设备,分别从总体设计思想上给出了驱动程序模型。并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结合以上研究和分析工作,在一个863 项目的开发平台中,完成了目标机的Linux 运行平台BSP 开发任务。最后对本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