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腰椎临近阶段退变(ASD)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考虑单节段融合固定临近阶段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可行性,评估单节段融合固定临近阶段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术后疗效。方法:查阅近年关于腰椎融合术后出现ASD的概念、发生率、相关影响因素和预防等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述。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15名患者,这些患者均在术前进行了完善的影像学与症状学评估,确诊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并根据腰椎正侧位、动力位、左右侧屈位、脊柱全长正侧位片,排除患者合并有退行性腰椎后凸,退行性腰椎侧弯,排除患者矢状位失平衡。其中男性患者55名,女性患者60名,平均年龄54.2岁,年龄最长72岁,最小42岁。所有的患者都是因主诉腰痛、下肢麻木或是间歇性跛行,来我院就诊,症状持续时间平均4年,最长15年,最短1年。我根据症状、查体及影像学明确责任间隙,其中责任间隙为L4/5、L5/S1或是L3/4、L4/5。所有的患者并无脊柱手术史,但基本所有患者或多或少都经过保守治疗,并且无明显改善。对115名接受单节段融合固定临近阶段减压手术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于术前,术后1年,术后2年查腰椎正侧位,腰椎动力位,术后2年查腰椎CT,临床效果方面,对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1年,术后2年随访ODI,VAS评分,对于术后2年腰椎CT及腰椎动力位显示腰椎腰椎融合良好的患者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术后2年随访,腰椎融合成功患者共114例,ODI评分和VAS评分手术后均有明显逐渐改善。未发现超过4mm的前后滑移或侧方滑移,由关节突增生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退行性侧弯,超过10%的椎间隙塌陷,超过3mm的骨赘形成。单纯减压节段活动度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增大,甚至单纯减压节段活动度较术前略有减小。结论:此项研究认为单节段融合固定双节段减压术对于治疗老年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的短期疗效是良好的,而相关的理论依据仍需我们进一步研究,包括腰椎矢状位力线,腰椎生物力学,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而在选择性融合固定广泛减压手术治疗广泛腰椎退变方面,我认为前景是客观,仍需更多临床、基础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