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非典”与“新冠”疫情报道比较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2574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我国正处于思想多元化、各种矛盾突出的社会转型期,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人民日报》“表现”如何?较2003年的“非典”报道有何变化?引发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今后主流媒体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改进?这是我国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去回答的问题。首先,使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民日报》在“非典”与“新冠”时期的报道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内容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第一,消息来源方面,官方逐渐向民间倾斜、来源主体多元化;第二,报道主题方面,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注重内容延展,回归人文关怀;第三,标题方面,从聚焦政策到关注小人物,标题撰写更加抒情化;第四,引语使用方面,直接引语使用频次增多,增强了文章的客观性与可读性。除此之外,在报道形式上也存在以下变化:使用大量头版对疫情进行报道,加大重视力度;体裁上通讯使用较多,注重人物细节刻画与舆论的引导;篇幅上精简紧凑,张弛有度;图片使用主要以配图为主,辅以照片新闻,更加注重通过可视化表达再现疫情下真实情景。其次,探究两次报道产生变化的原因。经过十七年的改革与发展,从媒介外部来看,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科技飞速发展及受众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影响着媒体的报道方式;从媒介内部来看,新媒体异军突起、新老媒体话语权博弈、记者编辑新闻价值判断影响着媒体的报道策略;从受众方面来看,注意力转移、心理需求变化及媒介素养的提升也同样影响着媒体的报道。最后,通过反思与总结,认为《人民日报》在两次疫情报道中普遍存在前期失语、宣传色彩较强、正负面报道比例失衡及卫生科普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在今后的报道中应及时报道,防止信息堵塞;注重人文关怀,贴近民众生活;把握受众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报道;重视媒体科普功能,为受众提供预防疾病的基本常识。
其他文献
蒙古高原位于欧亚草原东部腹地,在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形成了以各类石构遗迹为代表的多支考古学文化遗存。但由于这些石构遗迹出土遗物少、断代困难,学界长期未能就这一时期蒙古高原的考古学文化发展演进格局与人群交往过程形成系统认识。近年来,大量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探讨上述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还为重新审视该时段蒙古高原与西伯利亚、中国北方之间的文化互动、人群交流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国内外考古材料
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并举的目标,解决遗址区存在的空间矛盾、社会矛盾,满足人们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生活需求,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为根基,结合扎根理论、热点分析、核密度系数等定性、定量方法,依次对多个尺度下的大遗址文化空间构建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将大尺度下差异化的遗址点纳入到统一体系下,为未来各地方实现更科学的先进经验学习与针对性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又通过多角度地对遗址区空间生产机制的探讨,指出遗址区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采用“互联网思维”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方式成为媒介融合的主要方式,主流媒体把主要力量放在移动化、社交化、场景化的传播上。最近几年来,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播方式,深受年轻群体的关注。2019年主流媒体开创了“两会Vlog”、以“大国外交最前线”为主题的“康辉Vlog”等“Vlog新闻”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方式,拓宽了主流媒体的传播路径。在2020年春节时期,
延安时期是党的革命事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培养继承革命事业的儿童是党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这一时期的儿童,更多被放置在社会、战争、国家的大背景中,成为“国家的孩子”。自1937年开办初等教育以来,边区政府通过陆续颁布相关文件,对儿童的政治意识、文化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的培养出台了规定。政策要精准传达,除了各级干部的走访号召之外,更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此时,改版后《解放日报》重新确立了党报属性,并成为儿童
国家形象是人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一个国家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估。这种总体评估是基于个体所接受的信息和个体价值观判断而得到的,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出现误差,通常人们心中所建构的国家形象与该国期望建构的并不一样,尤其是在跨越国家的时候,差异更加明显。北京是外籍商务人士最多的城市之一,从客观上来说在京外籍商务人士具有汉语学习的生活需要,从主观上来说他们多数对汉语学习充满热情,因此这个群体是汉语国
在新兴技术不断更迭的浪潮中,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诸多由外国人自发生产制作的传播内容,其主要形态通常为短视频,时长一般在3-5分钟,他们通常以一种“他者”的外来国家人群的身份视角输出内容,因此这一类微视频携带了跨文化传播的属性。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下,中外文化长期存在着互为“他者”的情况,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他异性”心理。这种具有排斥性的“他异性”心理使得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存在
《乘风破浪的姐姐》不同于青年偶像选秀节目,是一款主打以30+女性也能绽放出自己光彩的价值观来选出逆龄女团的选秀类节目。从内容创新的角度来讲,《乘风破浪的姐姐》不失为一档成功的综艺节目,其创作的经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款综艺对于30+女性身份的重新定义,是一场女性独立身份的觉醒,她们不再只是妻子、妈妈、女儿的身份,而是独立的她们自己。这款综艺也力在打破对女性年龄的偏见和幼白甜的审美,向我们证明,无论
学位
“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安全保障义务”一直作为两个系统的概念,被严格区分,但网络服务提供者同样具有“开启并参与社会交往”和“给他人权益带来危险”的特点,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潜在危险,这些危险不仅仅出现在名誉权等精神性权利领域,甚至对生命健康权也造成了损害。安全保障义务设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风险,为行为人不作为侵权的认定提供法律依据。鉴于此,笔者建议将安全保障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新钢笔画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丰富。新的绘画材料对于中国新钢笔画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工具和材料对于表现画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如果能巧妙地将新材料运用于创作中,就能打破之前的限制。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中国新钢笔画的概念界定,以及运用新钢笔画的理念完成毕业创作。绪论章交代了钢笔画在中国的现状。第二章从中国新钢笔画的概念入手,研究钢笔画在西方的发展与概况,钢笔画传入中国后的发展与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