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WB通信系统的信道测试及信道模型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yong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宽带(UWB)传输技术相对于扩频通信等传统窄带和宽带通信方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业界普遍认为它是下一代短距离(1-100m)无线通信与定位系统的解决方案之一。近几年来超宽带技术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同时也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协议标准争论的焦点。超宽带极窄脉冲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辐射功率谱密度低,抗多径干扰和电磁干扰,结构简单和保密性好等优点,许多国家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许多的研究机构和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利用UWB极窄脉冲通信,是对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进行新的探索,开辟时域电磁波应用的新领域。本课题首先对UWB通信这一全新的通信方式采用的信号形式和调制方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UWB通信的多址性能,进而全面总结了UWB通信的特点和潜在的应用方向。之后通过选择信道测试方案,搭建测试系统,对UWB室内传播信道进行实测,并分析其传播特性。对于其室内环境下的传播信道,论文讨论了室内信道的S-V模型和802.15.3a工作组建议的模型,重点讨论分析了UWB多径信道的统计特性,包括多径到达率、多径衰落的分布、幅度均值衰落的分布等,结合Nakagami分布,利用MATLAB仿真实现UWB信道的冲激响应以及功率延迟分布的2D与3D图形,并由此得到信道模型的平均附加时延与均方根时延。通过与南加州实测数据的对比发现,基于Nakagami分布改进信道模型的幅度分布能够更好的逼近实测数据。对UWB信号在室外传播的情况,将ITM电波传播模型借鉴到UWB脉冲的传播中,计算并仿真了脉冲传播的信道特性,分析了影响信号传播性能的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基于多天线发射分集的空时编码技术综合了空间分集和时间分集的优点,能在不增大发射功率和不扩展频带的前提下实现未来移动通信对高数据率传输的要求,能全面提高衰落信道的通
近年来通信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骨干网和高速局域网随着人们对带宽越来越大的需求而不断升级,但是连接两者之间的接入网成了整个网络的瓶颈。当前广泛使用的宽带接入方案如xD
码率控制是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控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码流的带宽和图像的质量。由于图像序列中各帧图像的复杂度和运动性大小的非平稳性,导致其压缩编码后的输出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宽带视频、多媒体等业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Internet网的爆炸式发展,迫切要求扩大广域骨干通信网的容量。光纤上的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 Divisio
数字化战场是现代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战争为了更快地进行机动作战,需要在更远的距离上进行通讯。本课题结合Ad hoc网络动态的组网特性、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