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果蔬源益生乳酸菌筛选及其应用潜力探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特色果蔬发酵物中筛选得到的益生乳酸菌能够用于易腐果蔬废弃物的青贮发酵,实现果蔬废弃物的资源化、饲料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同时,益生乳酸菌能够通过调节畜禽肠道菌群结构、物质代谢和肠道免疫稳态等多种途径增强畜禽对疾病的自然防御能力,提升畜禽健康状态及生产效率,推动畜牧业高效、绿色发展。1.果蔬发酵物源益生乳酸菌筛选本研究利用MRS培养基,从自然发酵的菠萝果废青贮和湖北地区腌制的泡菜中分离纯化了 47株乳酸菌,通过安全性和益生潜力评估,最终筛选到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1、C1和C10三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三株乳酸菌均为过氧化氢酶阴性、非溶血、无毒力基因(所检测的毒力基因包括粘附型毒力因子esp、efaAfs、asa、ace,分泌型毒力因子gelE、cylA、hyl以及生物胺生成因子hdc、tdc及odc),对利福平、庆大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敏感,能够耐受万古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三株乳酸菌均能够耐受pH为2和胆盐浓度为1%的环境,并且在pH为3的环境下培养3h后转移至1%胆盐环境培养3h,最终存活率仍分别为27.1%、91.7%、96.6%。三株乳酸菌均能够通过生成有机酸、降低环境pH在体外抑制大肠杆菌K99和都柏林沙门氏菌的活性,在MRS×LB混合培养基内分别与两株病原菌以1×108CFU/mL的浓度等量共培养时均能够于8h内完全抑制住病原菌的活性。三株乳酸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分别为71.92%、45.50%、66.9%,并且在与牛小肠上皮细胞共培养2h后均能够显著粘附于细胞表面,难以被PBS溶液漂洗分离。2.益生乳酸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三株乳酸菌的基因组内均没有比对到毒力基因和有物种间转移风险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比对到编码万古霉素抗性基因、杆菌肽抗性基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乙酰转移酶、核苷转移酶和磷酸转移酶)基因,明确菌株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的耐受机制,推测三株乳酸菌可能能够耐受杆菌肽;比对到编码Na+/H+逆向转运蛋白、阳离子转运ATP酶、氨基酸通透酶、耐酸相关膜蛋白、碱性休克蛋白以及dltD操纵子一系列与菌株耐酸能力相关的基因;比对到与胆盐耐受密切相关的MES型转运蛋白编码基因;比对到与细胞粘附力相关的纤连蛋白结合结构域及分拣酶编码基因;分别比对到139个、136个、148个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基因;L.plantarum A1和C1基因组内均存在编码细菌素的基因簇,分别编码一组双肽细菌素plantaricin EF和两组推定双肽细菌素,以及三组双肽细菌素 plantaricin EF、plantaricin JK、plantaricin NC8。3.益生乳酸菌菌株抗氧化剂潜力评估及其作用机制探究L.plantarum A1、C1和C10均能够耐受高浓度过氧化氢环境,最高分别能够在3.5mmol/L、3.5mmol/L、4.0mmol/L的过氧化氢环境中增殖。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推测三株菌的抗氧化能力主要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肽-蛋氨酸亚砜还原酶以及烷基氢过氧化物酶实现。相比于不添加菌液的牛小肠上皮细胞,添加三株乳酸菌在常规条件下和过氧化氢刺激下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并在过氧化氢刺激下增强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活性。L.plantarum A1、C1和C10是具有高安全性和益生潜力的新型益生乳酸菌,可开发为畜用益生菌制剂。三株菌耐受过氧化氢的能力高于已报道的L.platarum MA2和AR113抗氧化剂,可开发为兼具益生特性的抗氧化剂,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土木工程领域中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被认为是未来可能替代传统混凝土施工方法,主要因为高度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率和施工精度、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并且具有减少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的潜力。然而目前国内外对3D打印建筑和桥梁结构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有限,基于现状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量化分析了3D打印建筑和桥梁结构建设期间的环境碳排放并与传统施工方案做了对比分析,以此来评估建筑
遥感影像元数据作为一种地理信息元数据,描述了遥感影像的卫星、传感器、云量、成像时间、地理范围等信息。随着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遥感影像元数据的数据量不断增长,同时遥感影像元数据来源多样,不同种类的元数据文件具有结构不一和语义各异的特点。针对遥感影像元数据海量、多源异构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套时空遥感影像元数据高效管理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具体总结如下:(1
地图服务作为一种展现数据集的良好方式,为地理信息的共享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地图服务聚焦于内容的共享与可视化,在地图服务中对影像进行实时分析处理的研究较少,难以满足当前多样化的实时遥感分析、结果共享等一体化场景。遥感数据更多的价值在于充分利用其光谱信息分析地理环境的特征,从而更好地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所服务,因此如何从云端快速获取影像数据并对其进行高效的信息处理和价值挖掘已成为当前遥感信息化领域
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人才是其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在浙江自贸区迎来“扩区跳级”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结合基于政策文本量化的政策供给分析及基于主观满意度的政策供给绩效评估两方面的研究结果,探索通过优化人才政策机制,以满足自贸区发展的人才和智力保障需求,全面提升浙江自贸区的竞争力。依照“供给-评估-优化”的政策研究技术路线,本研究在对浙江自贸区36份人才政策文本进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了充满动态之美的装置艺术丰富了城市景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动态雕塑(Kinetic Sculpture)是这类动态产品的代表,这类产品具有前卫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本文中笔者主要关注一类形态连续变化型的动态雕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这类动态雕塑的设计需要花费设计师大量时间与精力制作数字模型和产品动画,从而限制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并且缺
当代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经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复杂的现实挑战和多变的发展形势,学科交叉融合日益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为打破学科体系僵化格局,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国家从政策环境优化、组织形式创新等多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对交叉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合法性支持不足仍然制约其功能的发挥,新兴交叉学科迫切需要在资源高度约束的现实中获取与其成长阶段相匹配
农田覆膜技术因其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是覆膜使用大国,近30年来覆膜农田的规模不断增长,快速准确地获取其时空动态信息可以为精细化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因覆膜方式、农作物和土壤类型等差异,覆膜农田的遥感光谱特性复杂多变,这给快速准确地进行覆膜农田遥感制图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以我国农业主产区—新疆为研究区,结合光学与雷达遥感数据,基于分类与回归树、随机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倡智能制造与环境和谐发展制造。汽车作为十大“大力推送重点领域突破发展”之一,必须解决能源、污染、安全和拥堵,实现低碳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T公司现有电子电器测试流程的深入分析,找到其中的不足,以提升车型开发质量、提升测试效率、降低车型开发成本、指导工程师进行测试工作为目的,融入V型开发的思路,对流程进行系统的优化,并对比优化前后的流
电磁感应加热凭借其高效、清洁、安全与功率可控等优点,正逐渐取代传统加热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医疗等领域中。作为感应加热在民用领域中的典型代表,电磁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首先,论文以设计输出功率上限为2000W的八负载电磁炉为目标,分析了电磁炉常用逆变电路拓扑及多负载拓扑的特点,根据设计要求比较不同拓扑后,选择负载并联的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作为多负载电磁炉的主电路拓扑。其次,针对传统的脉冲计
生产工艺是企业开展生产制造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生产周期长短、制造成本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绩效。因此,面对多个备选工艺方案,如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对工艺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从中选择最优的工艺方案,一直是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一个课题。论文综合应用生产工艺、技术和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AA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