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的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前,海上风电场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柔性直流输电(HVDC-Flexible)将是未来海上风电场重要的输电方式,为此本实验室提出一种全新的海上风电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系统。送端站变流器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一种直流变流器,其任务是:1)维持其直流低压侧电压稳定;2)具有较高增益,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直流升压(升至10k V甚至30k V)输送至直流电网。本文致力于设计一种非隔离型大功率
学位
CaCu_3Ti_4O_(12)(简称CCTO)作为最早研究发现的介电材料,具有很高介电常数、较宽的频率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因此,CCTO介电材料一直是电介质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但是CCTO无法得到实际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原因也很突出,比如介电损耗。以CCTO陶瓷材料相关研究理论为基础,本文通过掺杂锶(Sr)元素的基础上添加相关元素的方式来提高陶瓷材料介电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一、研究了T
学位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荷的主要分配中心,配电网的高效、经济运行是实施电力系统能效管理、节能降耗的关键。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是配电网的核心架构,关系着配电网是否能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研究,对其接线方式进行优化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优化措施,具体工
学位
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已成为未来风电发展重点领域之一。其中,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将是海上风电的主要输电方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也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越来越大,受端站变流器的容量也必然越来越大,多台DC/AC并网变流器模块并联运行以提高系统容量及可靠性已成为受端站变流器的必然选择。但多台变流器模块并联易产生环流问题,导致系统输出电流畸变,甚至导致系统运行故障,因而
学位
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因具有运行控制灵活、电能质量好等优势在海上风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主流机型之一,双馈型风力发电机(DFIG)在风力发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将DFIG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结合,本文基于所采用的新型双馈型海上风电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分别对该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运行状态下多变流器的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对本文采用的双馈型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
学位
瓷瓶是输配电线路的重要部件,在电力系统中使用范围广泛、数量巨大。由于瓷瓶长期工作于错综复杂的恶劣环境中,极易出现裂缝,从而造成电网事故和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在巡检中及时发现瓷瓶裂缝并准确报告相关信息,对维护电力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随着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面对已建成的庞大电力网络,传统的瓷瓶裂缝检测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且漏检率较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安全需求。近年来,无
学位
锂硫电池由于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kg~(-1))和比容量(1675 m Ah·g~(-1))较高,被认为是下一代极具应用潜力的电能存储系统。且活性物硫具有廉价、环保、丰富易得等优点,使它大规模实际应用成为可能。虽然锂硫电池有很多优势,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仍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包括锂硫电池的实际容量与理论值相差较远,长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特别是随着硫载量的增加,上述问题更
学位
以甲胺铅碘为代表的新一代钙钛矿材料具有与太阳光匹配的光学带隙,且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扩散距离长,光吸收系数大,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以新一代钙钛矿材料为吸光层的小面积(~0.01cm~2)太阳能电池(简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高认证效率为25.5%,为发展高效率、低成本的光伏组件带来新机遇。本文以利用等离子体纳米结构提高钙钛矿器件对入射光的利用率为目标,通过合成
学位
非对称电容器是一种电化学性能介于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电化学储能器件,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轨道交通和智能仪表等领域。Co_3O_4理论比电容高,环境友好,可用于非对称电容器,但存在颗粒易团聚、单组分稳定性差等问题。本论以“制备高性能的钴基电极材料”为目标,分别合成了具备良好化学稳定性的nano-Co_3O_4/CoS电极,多层nano-Co_3O_4/Co(OH)
学位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然而,锂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比较有限,这限制了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钠离子电池由于钠资源丰富和成本低的优势,以及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满足未来大规模储能和分布式储能的需求。在所有正极材料中,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优点,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极具吸引力。O3-NaNi_(0.5)Mn_(0.5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