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使用药物涂层球囊(DCB)处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3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及宣城市、宁国市、当涂县、和县人民医院等医联体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为冠脉分叉病变,并于冠脉分叉处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的患者90例,其中男性65(72.2%)例,女性25(27.8%)例,年龄40-85(61.77±10.55)岁。根据PCI术中具体处理分叉病变部位的策略分为单纯药物球囊组(n=61)和药物球囊+药物洗脱支架杂交技术组(n=29),对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影像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并对患者进行9-12个月的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靶病变血运重建(TLR),次要观察终点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使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比较造影随访患者病变冠脉血管直径与术后即刻血管直径有无差异,及计算晚期管腔丢失(LLL)。结果:共入选90例患者,年龄61.77±10.55岁,其中男性72.2%(65/90),高血压75.6%(68/90),糖尿病17.8%(16/90),吸烟41.1%(37/90)。Medina分型在DCB组和DCB+DES中存在明显差异(P<0.01);真分叉在DCB组和DCB+DES组中分别为27(44.3%)和29(100%)例(P<0.01);钙化病变在DCB组和DCB+DES组中分别为32(52.5%)和13(44.8%)例(P=0.03);主支血管狭窄程度在DCB组和DCB+DES组分别为51.30±41.43%和81.03±8.17%(P<0.01);分支血管狭窄程度在DCB组和DCB+DES组分别为70.36±32.70%和87.52±6.08%(P<0.01)。术后9-12个月的临床随访,胸痛复发在DCB和DCB+DES组中分别为1(1/61,1.6%)和0(0/29,0.0%)例,两者无明显差异(P=1);TLR在DCB和DCB+DES组中分别为1(1/61,1.6%)和1(1/29,3.4%)例,两者无明显差异(P=0.543);MACE事件在DCB和DCB+DES组中分别为2(2/61,3.3%)和1(1/29,3.4%)例,两者无明显差异(P=1);经统计分析,造影随访患者冠脉血管直径与术后即刻血管直径相比,主支及分支分别为P=0.837、P=0.911,两者均无明显差异,且主支与分支晚期管腔丢失(LLL)分别为-(0.04±0.11)mm和-(0.03±0.22)mm。结论:本研究显示,对非真性分叉病变冠脉分叉病变,单纯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具有双支架策略的真性分叉病变,分支药物涂层球囊联合主支药物洗脱支架杂交技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能明显简化双支架手术过程,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