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多品种间作对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332145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多品种混种具有减轻病虫害、稳产和增产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光照、水分和养分),是一种潜在的可以提高作物群体产量的栽培技术。但到目前为止该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到小麦生产中。为解决该技术在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难题,本研究以当前生育期接近的主播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6年两个冬小麦生长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试验站设置三个试验对冬小麦间作技术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分析品种多样性与冬小麦群体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间的关系,以及品种多样性与群体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探讨品种
其他文献
小麦籽粒灌浆期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而籽粒的灌浆状况因其在穗上的着生位置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强势粒灌浆好,粒重高;而弱势粒灌浆差,粒重低。多胺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二者具有相同的生物合成前体—S-腺苷蛋氨酸(SAM),它们的相互作用可能会显著影响籽粒灌浆尤其是弱势粒灌浆,进而影响产量。但关于多胺和乙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及二者如何调控小麦
小麦(Triticum aestivun L.2n=6x=42,AABBDD)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对民族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作物育种不能更好的发展最大的瓶颈是长期人为选择导致的种内遗传基因多样性丢失。实践证明,远缘杂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扩大遗传变异,达到改良小麦的目的。山羊草属(Aegilops Linn.)中含有许多优异的抗性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Bgt)侵染引起的小麦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它流行性强,危害严重,该病害发生流行常常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甚至导致绝收。小白冬麦是北疆古老的冬麦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新疆乌鲁木齐、景化及玛纳斯等地,其抗白粉病能力表现突出,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抗病品种。小白冬麦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xbd定位于7B染色体,并与Pm5位点紧密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