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组织上皮型钙黏蛋白异常表达与淋巴转移的相关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细胞间黏附力的异常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通过测定细胞黏附分子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同时计数结直肠癌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E-cadherin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资料、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探讨E-cadherin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的42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切端正常肠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Max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联系。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forWindows13.0软件包。   结果:E-cadherin在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为0.561±0.117,低于癌旁组织的0.931±0.066及正常组织的1.030±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odoplanin阳性染色定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状。癌组织内淋巴管多塌陷、闭塞,少量为狭窄的腔隙,癌旁组织淋巴管管腔形状不规则,多有不同程度的扩张,腔内有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偶见有癌细胞。正常组织中淋巴管形态大小不一,壁较薄。结直肠癌组织的LMVD为8.119±2.329,癌旁组织为23.762±5.418,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5.524±1.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的LMVD在肿瘤的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癌旁组织中LMVD计数为26.222±4.560,无淋巴结转移的癌旁组织中LMVD计数为19.333±3.830。有淋巴结转移组L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直肠癌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与LMVD呈负相关(r=-0.699,P<0.05)。结直肠癌旁组织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与LMVD呈负相关(r=-0.561,P<0.05)。   结论:E-cadherin在结直肠癌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结直肠癌旁组织的LMVD显著高于癌组织及正常组织,因癌旁增生的功能性淋巴管增加了肿瘤细胞与淋巴管接触的面积,从而促进肿瘤的淋巴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E-cadherin在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随着原发肿瘤分化程度下降、浸润加深、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的增加,结直肠癌组织中LMVD增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结直肠癌组织E-cadherin表达水平与LMVD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共同检测E-cadherin表达水平及LMVD,可以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潜能,有望成为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  
其他文献
近日,重庆市康庄美地小学通过市体育艺术特色学校验收。学校通过开展舞龙特色活动,传承中华龙的精神,锻炼学生的身心意志,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华夏儿女。  摄影报道/ 李 航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生活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日前,江苏省太仓市浏家港中学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在少年剧院隆重举行。全校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摄影报道/李中发
日前,由创新赛场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大学及国际优秀创新机构共同发起的国际级创新赛事——第三届国际青少年创新设计大赛(中国赛区)公布进入决赛名单,图为四川省崇州市崇庆中学入围决赛的两组学生作品《自然》《未生》。  摄影报道/叶成军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提高热湿交换器湿度输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首先在体外条件下观察潮气量和新鲜气体流量变化对回路温湿度的影响。即当潮气量设置为480ml或600ml时将新鲜气体流量从1L/min调到3L/min和当新鲜气体流量为1L/min或3L/min时将潮气量从480ml调到600ml,观察回路温湿度变化。然后,选用两种人工鼻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不同新鲜气体流量和潮气量的设置下往人工鼻病人侧添
目的:  通过检测特异性过敏原免疫治疗(舌下含服)前后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miR-146a表达水平,探索特异性过敏原免疫治疗(舌下含服)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miR-146a表达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