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局部晚期初治鼻咽癌实施诱导时间调节化疗与常规诱导化疗,在不降低TPF方案药物剂量的前提下,比较时间调节化疗与常规化疗在安全性、免疫功能损害、即刻疗效上的区别。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毒副反应、免疫功能评估,评价时间调节化疗的优势,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模式。 方法:对2013年04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III、IVa、VIb期(按UICC2010分期标准)初治鼻咽癌患者66例,66例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局部晚期的鼻咽癌,采用了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2组,时间调节化疗组和常规组分别为36例、30例。时辰组及常规组均采用TPF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周期,21天/周期。时辰组:多西他赛:七十五毫克每平米,第一天静滴(03:30-04:30);顺铂:七十五毫克每平米,早十到晚十,持续静滴,第一天到第五天;氟尿嘧啶:七百五十毫克每平米,晚十到早十,持续静滴,第一天到第五天,采用电子化疗全自动注药泵静脉输入给药。常规组:多西他赛及顺铂均为七十五毫克每平米每天,用法均为静滴,第一天,氟尿嘧啶:七百五十毫克每平米每天,持续静滴第一天到第五天,共120h,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放射治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原发及受累灶剂量70-74Gy,转移淋巴结区域剂量60-70Gy。同步化疗:顺铂100mg/㎡ ivgtt,21天/周期,共两周期。诱导化疗前后查鼻咽部MRI,颈部CT,鼻咽镜,血清生化,血常规,淋巴细胞免疫全套等检查,按recisit1.1标准评价靶病灶疗效,根据CTC3.0、RTOG标准评价毒性。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诱导化疗结束以后,时辰组与常规组即刻疗效及有效率(CR+PR)分别相比,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疗结束以后,两组即刻疗效及有效率分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时辰组的CR率(45.5%)是高于常规组的(20.7%),P=0.04,P<0.05,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诱导化疗时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常规组与时辰组比较白细胞下降卡方检验结果χ2=10.857,P=0.014,P<0.05,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比较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卡方检验结果χ2=8.508,P=0.023,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过3级的发生率较普通组较多。消化道副反应,常规组与时辰组比较恶心呕吐副反应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5.06,P<0.05,差异是有明显的意义。常规组与时辰组比较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副反应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χ2=10.263,χ2=5.673,P值分别为0.034,0.035,P<0.05,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炎反应,常规组与时辰组比较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9.024,P=0,P<0.05,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与时辰组比较乏力、厌食副反应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χ2=21.168,χ2=23.045,P=0,P<0.05,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肝损伤、肾损伤、皮疹、发热感染等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性(P>0.05)。比较两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患者化疗前(CD3、CD4/CD8、CD8、CD4、CD19、)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例仅CD4/CD8差异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余(CD3、CD8、CD4、CD19、)均值均无意义。时辰组患者化疗后表现为CD19、CD4/CD8下降,而CD3、CD4、CD8、CD16+56较化疗前有升高趋势。常规组化疗后仅CD3和CD8上升,余淋巴细胞亚群均有下降趋势。 结论:⑴与常规化疗相比,采用时辰化疗是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即刻疗效的,有效性优于传统的化疗;而放化疗结束后即刻疗效相当,近期疗效将进一步随访更新。⑵与常规化疗相比,时间调节化疗能降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副反应,同时降低口腔黏膜炎、乏力、厌食等副作用的发生,提高患者耐受性,使患者依从性得到提高。⑶时间调节化疗还可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