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三维测量方法的构建和与在CT扫描上测量的比较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正常颈椎矢状面排列是支撑头部,维持平视的基础,对呼吸、咀嚼等重要生理功能有辅助作用。颈椎的矢状面排列参数常用于颈椎疾病的诊断,手术规划,手术效果评价和患者预后的评估。目前常用CT扫描影像评估颈椎矢状面前凸角度。但是在CT矢状断面上直接测量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易受CT影像矢状面与颈椎矢状面的成角、颈椎冠状面异常排列和测量者对测量断面的主观选择的影响,准确性存疑。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三维医学影像资料的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测量方法,评估其可靠性,并与CT矢状断面法测量比较,探索颈椎侧弯对CT矢状断面法准确性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本研究利用医学影像管理软件和CAD设计软件构建设计了基于三维拟合平面测量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的方法。为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由三名测量者分别独立测量的40例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被用于组间相关系数的计算。2.研究者应用拟合平面法和CT矢状断面法测得168例颈椎CT扫描样本的颈椎矢状面参数,并使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两方法测得颈椎参数的差异和相关性分析。3.根据被测颈椎是否有整体或局部节段大于5°的侧弯将所有样本分为颈椎侧弯组和非侧弯组,计算各颈椎排列参数在两种测量方法下结果的差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成功开发了拟合平面法用于测量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拟合平面法的组内相关系数>0.90。2.拟合平面法和CT矢状面法测量的Cobb角O-C7,Cobb角O-C2,Cobb角C2--C7数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方法测量同一参数的结果间存在显著的中等到强的相关关系。Cobb角O-C2和Cobb角C2-C7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侧弯组Cobb角O-C7,Cobb角O-C2,Cobb角C2-C7的两测量方法结果差值分别为 3.86°±2.59°,3.31°±3.77°,4.19°±4.49°。非侧弯组 Cobb 角 O-C7,Cobb角O-C2,Cobb角C2-C7的两测量方法结果差值分别为2.51°±1.94°,3.12°±3.62°,2.77°±2.88°。侧弯组和非侧弯组间Cobb角O-C7和Cobb角C2-C7的两测量方法结果差值存在显著性差异。颈椎C2-C7,C4-C7侧弯角度与Cobb角O-C7的两测量方法结果差值间有显著相关性,C2-C4侧弯角度和Cobb角C2-C7的两测量方法结果差值有显著相关性。结论1.相比CT矢状断面法,拟合平面法更能代表真实颈椎矢状面排列参数。拟合平面法是一种可靠性高的测量方法。2.使用拟合平面法和CT矢状断面法测量颈椎矢状面前凸曲线的结果存在差异,在CT扫描矢状断面上直接测量颈椎矢状面前凸角度可能并不准确。Cobb角C2-C7和Cobb角O-C2间存在负相关关系。3.颈椎整体和局部节段侧弯对在CT扫描上测量颈椎矢状面前凸角度的准确性有影响。
其他文献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 C)预后差,术后 5 年生存率仅为15%—25%,主要由于肿瘤发现较晚,术后手术切缘阳性(R1)而易早期复发。免疫组化指标“淋巴血管侵犯(LVSI)”与PDAC的预后相关,LVSI阳性可以早期提示PDAC侵袭性高,不易完全根治性切除,但目前缺乏无创的预测LVSI的可靠指标。CT影像学指标“肿瘤与肠系膜上静脉/门
背景和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男性排尿障碍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前列腺癌则是全球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排名第三的肿瘤。近二十多年来,两种疾病手术治疗量增加,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的研究和报道也增加。目前前列腺手术后UI首选的方法是让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但部分患者经常由于忘记练习、难以坚持等问题,即使经过长时间锻炼后UI症状也仍不能改善,而且目前盆底肌肉
研究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新的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仅低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胃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其死亡率仅低于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胃癌的发病人群具有很大差异,最高与最低的风险人群发病率有10倍的差异。胃癌的人群分布具有地缘性,大约一半以上的胃癌发生在东亚和东欧,部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发病率也较高。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也具有显著差异,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
研究目的Ephrin A5(EFNA5)属于Eph配体的一个亚类。它们构成了细胞间的双向信号系统;Eph和EFNA5的异常信号转导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探讨了肝癌细胞中EFNA5的表达,以及上调EFNA5表达水平对HepG2和HCC-LM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对临床实践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EFN
研究目的:引进与修订抑郁结局临床量表(the Clinical Useful Depression Outcome Scale,CUDOS)中文版,研究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其临床治愈分界值,探讨该量表在我国的适用性,为今后的深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1、在获得原作者授权后,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预实验等方法形成中文版抑郁结局临床量表;2、评估中文版抑郁结局临床量表的心理测量学特性(信效
研究背景:颅脑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最常见。颅脑解剖结构的复杂性致使颅脑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形成了颅脑损伤致伤方式判断困难的技术瓶颈。传统法医学在颅脑损伤鉴定中多依赖形态学特征及专家经验,技术单一,存在一定主观性。因此,有必要寻求颅脑损伤致伤方式鉴别及损伤机制研究的新方法,明确外力与损伤结果之间量效关系,增加证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近年来,虚拟解剖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颅脑致伤方式鉴定中得到应用,应用有限
研究目的及背景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癌症第6位,也是排名第3的癌症致死病因。在我国肝癌患病人数基本居于前五,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对民众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对肝癌的重视逐年增加,但肝癌起病隐匿、治疗手段有限,仍迫切需要解决肝癌预后欠佳的难题。靶向和免疫治疗是目前晚期肝癌治疗的两大热门,寻找有用的靶点是晚期肝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原发性肝癌生物学行为恶劣,肝细胞癌则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类型。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生物检材的组织体液来源鉴别对于揭示案件性质尤为重要,目前缺乏精准有效的检测方法。人体不同组织体液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群落。人体微生物组在组织体液溯源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潜力,但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HMP数据库进行人体微生物组的信息挖掘,其涵盖的人群和样本量有限,且数据库的应用与整合存在局限,无法满足法医学的实际需求。此外,实际案件检材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人体微生物组还可能受到供者地域
研究背景及目的清肺愈痤方为本人导师杨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所创立的,结合了岭南地区气候环境,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经验方,方含黄芩15 g、赤芍15 g、枇杷叶15 g等,具有清热燥湿,消瘀散结的功效。为方便患者服用,本课题前期对清肺愈痤方的剂型进行改进,进行了颗粒剂制剂工艺研究。为给清肺愈痤方及其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研究拟建立测定清肺愈痤颗粒中黄芩苷、丹参酮IIA含量检测方法,并完成其方
背景:缺氧缺血激活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ous system,CNS)固有免疫细胞及外周免疫细胞,产生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为主的炎性因子,阻碍脑白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正常发育,破坏髓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