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太阳能与生物质热化学互补机理及系统集成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70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促使世界能源结构变革迫在眉睫,因地制宜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多能互补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是当前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广,其利用潜力非常巨大。结合太阳能和生物质的能源属性,热化学互补利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互补利用方法,即利用聚光太阳热能提供生物质气化需要的热量,产生富氢气体燃料。这种互补方式不仅把太阳能提质增效,而且还实现了生物质燃料化学能的有序释放与梯级利用。因此,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围绕太阳能与生物质热化学互补高效利用,从机理、方法和系统集成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①结合太阳能和生物质的能源属性,探索了聚光太阳能与生物质燃料化学能互补利用的能量转化机理,建立了热化学互补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推导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品位关系式,研究了能量转化和释放规律,表明热化学互补方法提高了太阳能的能量品位,实现了燃料化学能的梯级利用。采用图像?法揭示了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机制。其次,从热力学平衡和反应动力学角度建立了聚光太阳能与生物质热化学互补的数学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研制了高温生物质气化实验台,对热化学互补的能量转化机理和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
  ②基于互补利用机理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套小型太阳能与生物质热化学反应器,并对其进行了多物理场数值模拟,研究了反应器的速度、温度、物质浓度分布规律和热化学性能。反应器采用碟式聚光太阳能驱动生物质气化,实现了太阳能向燃料化学能的转化。多物理场模型充分考虑了几何光学、传热、CFD、物质扩散和化学反应的能量传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生物质的转化率达98.45%,气化产物合成气中CO和H2的份额分别为27.45%和51.34%,太阳能转化为合成气化学能的效率为21.57%。进一步还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和水蒸气与生物质组分比对气化反应器气化结果的影响规律。
  ③集成了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热化学互补利用制取合成天然气的联合发电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分析、关键参数(气化温度和被转化合成气份额)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系统遵循了“分级转化,梯级利用”的原则,未反应的合成气直接在联合循环中燃烧发电,降低了合成反应过程的不可逆损失,促进了系统整体性能的改善。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产SNG能力为0.306m3.SNG/kg-bio,一次能源利用效率为47.88%。较传统的气化方式,系统的节能率为15.29%。当气化温度和被转化合成气份额分别为1000℃和0.55时系统的性能最佳。研究成果为应对中国天然气资源紧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④为了探索热化学互补利用方法与分布式供能系统的集成规律,提出了太阳能与生物质混合气化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完成了系统设计工况和全工况热力学性能分析,以及经济性评估。混合气化方式避免了太阳能间歇不稳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与参考系统(太阳能斯特林发电系统和传统生物质气化分布式供能系统)相比,新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减少了3.94年。最后,基于建筑负荷需求特性,对所提出的分布式供能系统进行了优化和供需匹配分析,采用遗传算法评估了系统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较传统的分产系统,新系统在节能、环境和经济性能上优势明显,综合性能提升了约32.7%~62.4%。并且在严寒或寒冷地区系统的性能优势最突出,主要因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稳定的建筑热负荷需求。本文还讨论了系统的全年运行策略和经济波动性对系统收益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其质轻、保温、隔热、环保等诸多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事物都有两重性,在加气混凝土墙面上抹灰施工后往往出现裂缝空鼓,甚至出现大面积脱落等现象,阻碍了加气混凝土的发展。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层空裂  1加气混凝土墙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作为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快速,工业实力逐步增强,但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河涌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峻,水体的功能逐渐衰退,大大破坏了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污染源较多、内部水源受限,以及河涌自动净化能力减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城市内河涌环境状况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恢复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逐渐改善水质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对区域水环境容量进行分析,计算流域水环境容量和允许排放量,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的前提。针对某个区域的水体,依据其水质功能目
摘要:本文从中外招标代理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中外招标代理的不同与差距,分析我国建筑市场招标代理的现状,并运用SWOT方法分析我国建筑市场招标代理的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 招标代理; 信息不对称;第二低价中标  1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制度在我国已经发展20多年来,在这过程中我国的招标代理从无到有发展起来,招标代理制度作为招标投标的一部分也是随之发展起来,总得来说,在招标代理出
期刊
抗生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抗菌药,在水环境中被普遍检出,因其“伪持久性”以及容易诱导产生抗性基因,导致潜在的环境风险而备受关注。然而,抗生素污染在自然环境中不会单一存在,尤其是养殖饲料中金属元素的添加、畜禽粪便的肥料化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原因,金属-抗生素复合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抗生素类污染的重要特征。由于抗生素自身的抑制作用使得其较少通过生物转化被去除,氧化降解和光降解成为抗生素在水环境中自然消减的
十溴联苯醚(BDE-209)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由于其具有长的半衰期,已在环境中被频繁检出。BDE-209具有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因此开发有效的方法从污染环境中消除BDE-209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筛选获得新型微生物菌群GY1,分析了GY1对BDE-209降解性能、转化机制以及降解过程中群落变化。对GY1进一步分离获得微杆菌Y2,开展了其对BDE-20
含重金属废水可以通过吸附分离技术实现超低浓度或者高质量的处理出水。然而,受限于常规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表面电性结构、空间效应等,往往难以获得高的吸附容量。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兴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小、吸附效率高等特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石墨烯基吸附剂存在吸附速率慢、吸附量小、价格昂贵以及分离回用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1)增加石墨烯基吸附剂表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官
摘要:在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下,我国广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已普遍存在,但流转方式多样、无序,总是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现有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最后针对这些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与思考,希望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法律规范  前言  对农民来说,土地是生命的源泉,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流转是农业可持续发
期刊
芘是环境中广泛分布、稳定存在的高分子量多环芳烃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日益严重的威胁。芘和其它高分子多环芳烃具有生物利用性差、降解困难的特点,获得高效降解菌种资源与探索高效降解工艺及机理,对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研究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红树林土壤样品进行驯化与筛选,得到铜绿假单胞菌PA06和无色杆菌AC15两个芘降解菌株,对它们的芘降解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伴随合成及作用、混合菌协同降解、
氢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在清洁燃料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甲烷水蒸汽重整制氢工艺是制氢的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吸收是强化该制氢过程的重要手段,而二氧化碳吸收剂性能将直接影响制氢工艺的优劣。本文对氧化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进行氧化锆负载改性,并考察其吸收性能。
   本文通过负载氧化锆,对氧化钙基高温CO2吸收剂进行改性,制得CaO-ZrO2粉体的前驱体,然后再经高温煅烧,即得到经锆改性后的吸收剂。实验采用XRD、SEM及热重分析仪对吸收剂进行测试表征,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前驱体、颗粒粒径、Zr/Ca
膜分离是当前水处理和脱盐的主流技术,但其面临着选择性分离难和膜污染等重大技术挑战。本论文利用聚吡咯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将聚吡咯/掺杂剂复合滤膜同时作为电极,通过电极电位动态调控聚吡咯复合膜的孔径大小、润湿性以及荷电性,从而有效减缓膜污染、实现选择性分离,并将电化学和膜分离技术有机结合,研制了一种新颖的膜材料并提出电驱动膜分离方法,对于推动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