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基材料的水化特性可以由其在水化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来反映,而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的内在根本原因又是其初凝之后水泥的继续水化。因此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通过电阻率法来研究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水泥基材料的自收缩的影响因素包括现代混凝土经常添加的粉煤灰和膨胀剂等矿物和化学外加剂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1.试验配合比分别采用0.3,0.35和0.4水灰比,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对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增大,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均在减小,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2.试验中粉煤灰掺量分别为10%,20%和30%,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化12h后,粉煤灰掺量越高,水泥浆体的电阻率越小,自收缩也越小。水化24h后的水泥浆体的自收缩与电阻率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电阻率来预测水泥浆体的自收缩。3.研究了膨胀剂对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的影响,先使用20%粉煤灰代替水泥,作为非活性材料控制每组浆体的水泥量一致,再分别使用占胶凝材料量6%,10%和14%的膨胀剂替代粉煤灰掺入浆体。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剂的掺量的增加,水泥浆体的膨胀值和电阻率均增加。归纳总结了自生体积变化与电阻率之间的经验公式,可以通过电阻率以及膨胀剂掺量计算得到浆体自生体积变化的值。同时通过强度试验,辅助研究了掺膨胀剂的水泥浆体内部微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掺6%膨胀剂的水泥浆体的微结构发展良好,能够有效密实浆体,补偿浆体的自收缩,同时不影响后期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