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短板、推进“三农”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发展农村金融,中国连续多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从政策供给和金融服务提供等角度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但金融抑制情况却依然存在。因此,有学者提出需要将研究重点放在金融需求主体上,以减缓需求型金融抑制,从而提高供、需匹配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的可得性和普惠性。农户作为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其金融行为一方面能够反映微观主体对资金的动机及使用情况,另一方面能够反映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生活水平。所以,立足农村居民研究其金融行为,对解决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盘活三农资金、提升农村金融对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持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对农户金融行为的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人”假说,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常将金融行为的“结果”代理为行为“过程”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思路既无法解释农户金融行为中一些非理性现象,也无法针对金融行为本身进行阐释。因此,本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社会互动对农户的金融行为的影响。社会互动作为农户金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解释在农户个体能力和素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金融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信息的正外部性,激发农户参与金融的内生动力。此外,在农村教育、知识水平相对低下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社会互动带来的社会乘数效应,扩大农村内需,提高农村资金利用率,进一步助力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搭建“贷前-贷后”框架,将农户金融行为定义为贷前信贷行为和贷后消费行为,采用CHFS2015和CHFS2017数据,使用Triple-Hurdle模型、分组回归以及得分倾向匹配等方法,从信贷行为三阶段、收入异质性、消费倾向等多方面就社会互动对农户金融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究。在贷前信贷行为方面,社会互动主要是通过内生效应和外生效应对农户信贷行为三阶段产生影响,且内生效应占据主导作用。内生效应系数表明存在社会乘数效应,且能有效推进信贷的参与度与发展。此外,分组回归结果表明,社会互动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贷后消费选择行为方面,尽管信贷可以促进投资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的增加,但农户投资性消费倾向大于炫耀性消费倾向。同时,检验结果显示“隧道效应”显著,而“跟上琼斯效应”不显著。说明引入社会互动后,农户更可能投资生产提升自我,从而提升经济、生活地位,而非盲目增加炫耀性消费、沉迷攀比。因此,正确应用社会互动,可以发挥“隧道效应”的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效果。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需要在政策制定上向农户实际需求倾斜,充分利用社会互动中的社会学习、知识溢出、榜样示范以及关系制约,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和流程,合理促进并利用配套资源,扩大农村金融内需,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供需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