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对电子信息技术、国防工业和医疗技术等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材料基础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新型无铅压电材料的设计探索为主题,将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相结合,探索开发无铅压电新体系。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铋层状共生结构铁电材料,研究了其结构、能量和电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采用结构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铌酸钾钠体系(K1-xNaxNbO3,KNN)中的准同型相界(Morphotropic Phase Boundary,MPB)效应和Ta在KNN中的作用,同时掌握了密度泛函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设计和计算了2种新化合物结构Bi(Zn0.5Zr0.5)O3(BZZ)和Bi(Zn0.5Hf0.5)O3(BZH)以及1种新型二元固溶体体系Bi0.5Na0.5TiO3-Ba(Fe0.5Nb0.5)O3(BNT-BFN),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最后,以计算结果为指导,分别制备了3种钛酸铋钠(Bi0.5Na0.5TiO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学性能,同时探索了计算与实验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 1.对共生结构铁电体Bi7Ti4NbO21(iBTN)的能量计算表明,相对于同组成的Bi3TiNbO9(BTN)和Bi4Ti3O12(BiT),iBTN在热力学上处于亚稳状态,与文献实验报道一致;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钙钛矿层是材料电子电导的主要影响因素,铋氧层几乎没有影响;共生结构iBTN的带隙比组成单元都要小,深入的计算发现,钙钛矿层造成了导带底的下移,从而导致了带隙的减小。 2.采用第一性原理对KNN不同相结构的计算显示,在KNN中MPB的位置位于Na mol%=50-60%,这与实验报道一致;Ta的掺杂对于KNN中MPB的位置几乎没有影响;通过计算设计了具有超高四方度的BZZ和BZH新结构,c/a分别为1.321和1.333;设计了新型二元体系BNT-BFN,在BFN含量7-8 mol%处晶胞参数发生突变,预测存在MPB。 3.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成功制备了(1-x)BNT-xBZZ新型无铅压电陶瓷。在x=0.03附近存在MPB,介于三方相和赝立方相之间。BZZ的掺杂能够提高居里温度,3 mol%的BZZ将BNT的居里温度提高约30℃。在x=0.03处,铁电性能和应变性能最优,最大极化强度Pm=46.4μC/cm2,剩余极化强度Pr=39.2μC/cm2,矫顽场EC=4.8 kV/mm,双轴最大正应变和最大负应变的大小分别为0.09%和0.08%,单轴最大应变0.08%,进一步确定了MPB在此组成附近。在MPB处,陶瓷的压电常数和平面耦合系数最大,分别为d33=95 pC/N和kp=0.14。 4.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成功开发了无铅压电陶瓷新体系(1-x)BNT-xBZH。XRD分析表明,在x=0.02处,陶瓷粉末样品的结构从三方相转变为赝立方相,即x=0.02附近处存在三方-赝立方的MPB。2 mol%的BZH将BNT的居里温度提高约25℃。铁电性能和应变性能在x=0.02处最优,进一步说明MPB在此组成附近。MPB处陶瓷的最大极化强度Pm=56.3μC/cm2,剩余极化强度Pr=43.5μC/cm2,矫顽场EC=5.4 kV/mm,双轴最大正应变和最大负应变分别为0.09%和0.04%。在MPB处,陶瓷的压电常数最大,d33=92 pC/N。平面耦合系数在x=0.01达到最大值kp=0.14。通过对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在BNT体系中,随着计算得到的Bi(Zn0.5B0.5)O3四方度的增大,MPB位置处第二组元含量越少,这种关系有助于通过计算预测MPB组成。 5.采用包埋烧结工艺,成功制备了大应变(1-x)BNT-xBFN新型无铅压电陶瓷。陶瓷粉末XRD的分析表明,在x=0.05附近处存在三方相到赝立方的相变。铁电性能在x=0.05处最优,最大极化强度Pm=59.7μC/cm2,剩余极化强度Pr=53.2μC/cm2以及矫顽场EC=4.0 kV/mm。应变性能在x=0.06处最高,双轴最大正应变和单轴最大应变分别为0.21%和0.23%,由此结合结构变化可以确定在x=0.05-0.06存在介于三方相和赝立方相的MPB。在MPB左侧,压电性能最优,d33为146 pC/N;在MPB右侧,应变性能最优,d33*高达421 pm/V,可以与铅基材料比拟。采用容忍因子规律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大应变的BNT-BFN的新体系。这个方法为开发其他体系的无铅压电材料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