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PS(GHz-PeakedSpectrum)源已形成致密射电源的一个重要子类。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已引起天文学家的很大兴趣。大量的VLBI观测发现GPS星系中有较高的比例为致密对称双源(CSO),这些CSOs的运动学年龄及谱年龄估算表明它们可能是年轻的射电活动星系核,研究CSO源有利于我们探测喷流演化的早期阶段,而且,CSOs源很可能是强射电源FRⅡ的早期演化阶段,所以对于研究活动星系核(AGN)的演化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室。射电源OQ208(1404+286,Mkn668)是最近的GPS源之一。15GHz的VLBI观测发现在两个微瓣之间存在一个微弱的核,从而确认OQ208为致密对称源(CSO)。
基于近来探测到的OQ208双瓣的自行,作者将聚束效应并入到VLBI观测到的两个瓣的谱的拟合中去,用聚束效应解释双瓣流量密度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包含相同的聚束效应参数但考虑不同的吸收机制的两个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双瓣的谱。在FFA+Beaming模型中,双瓣的本征辐射是光学薄的同步辐射,双瓣的辐射由于定向效应遭受不同的自由自由吸收。所以吸收体可能是多少有些对称均匀分布的几何学,例如窄线区的云是一种可能的候选体。在SSA+Beaming模型中,双瓣的本征同步辐射存在自吸收,只在SW瓣存在额外的自由自由吸收。这样自由自由吸收的吸收体就可能分布在垂直于喷流方向的盘或环中。这个吸收体遮挡远离我们的SW瓣,但靠近我们的NE瓣却不受其影响。在这两个模型中,都假定双瓣有相同的本征辐射和本征流量密度,对于此假定的合理性本文有专门的论述。目前还很难判断FFA+Beaming模型和SSA+Beaming模型哪个更好。但两个模型在低频部分的拟合会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未来高空间分辨率的低频VLBI观测结果对判断两个模型是十分关键的。通过比较发现不管哪个吸收机制聚束效应都是差不多的,这两个模型中射电喷流的倾角均约为33°,瓣的前进速度约为0.3c。利用推得的视角和喷流速度值可以粗略估算出射电源OQ208的射电活动性年龄,t~100年,如果此估算正确那么射电源OQ208很可能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年轻的射电源。本文还根据SSA+Beaming模型估算了一些参数,如瓣的磁场、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