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塔斜拉桥的多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设计中,传统斜拉桥结构受力表现优良,但其经济性较差,而对于连续梁桥来说,其截面尺寸又过大,因此考虑了在组合体系基础上再进行组合,综合了连续梁与斜拉桥各自优点,诞生了矮塔斜拉桥,由于其桥梁优点突出,在近二十年内发展迅速,成为主流的组合桥型,因此,研究矮塔斜拉桥结构力学特性及设计参数敏感性意义重大。阅读大量矮塔斜拉桥参数优化文献中发现选择优化因素主要有塔高跨比、斜拉索倾角、斜拉索弹性模量、拉索布置形态、主梁的约束条件、拉索间距布置、主梁刚度、边主跨比等,虽然参数分析考虑非常全面,但仅是考虑单因素变量优化分析,对于矮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来说,多数参数会发生相互影响,仅考虑单因素是比较片面,因此本文选择三塔四跨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研究,采用Midas Civil2019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多参数组合的矮塔斜拉桥,在静力分析下的主梁应力变化、位移变化以及拉索的应力变化。首先,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矮塔斜拉桥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特点,概括了矮塔斜拉桥设计参数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第二章紧接着介绍了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矮塔斜拉桥的有限元计算理论、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解法。第三章确定了优化设计变量和设计常量。边主跨比、斜拉索间距、塔根无索区长度为设计变量,其余设计参数均视为设计常量,对于优化目标,选取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以实际作用效应和允许作用效应之比最小为优化目标。第四章根据国内外矮塔斜拉桥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矮塔斜拉桥的设计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边主跨比、斜拉索间距、塔根无索区长度设计参数中,适用于各个正交试验参数的四个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正交试验表,建立16个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桥梁进行静力特性分析,研究了三种组合参数对桥梁结构应力和位移的影响,以主梁应力、挠度、拉索应力等作为指标,在计算的结果中,对多目标函数综合指标化,得出15#参数组合为最优,再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各设计变量对综合性能指标影响程度,采用TOPSIS理想点法在正交试验的数据基础上进行寻优,得到了最优组合及组合下的各目标函数值,与正交试验中多目标函数综合指标化结果一致,验证了使用综合指标化处理的可行性。第五章介绍了启发式算法的发展历程及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并在正交试验优化数据的基础上,使用1st Opt软件进行函数拟合,选择拟合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进一步寻优计算。
其他文献
在跨境货物运输能力持续紧张和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口岸作为承接国内外货运的节点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和延误现象。近年来公路口岸服务效率低下导致运输延误事件频发,基础设施水平逐渐成为限制口岸发展的“瓶颈”和威胁跨境运输时间的重要因素。顺畅、高效的跨境货运网络是跨境贸易的基础和保障,其中口岸节点对网络通达性和运行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给其他交通运输行业带来巨大压力。现有改善措施大多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
旧寨隧道的围岩变形受岩体结构效应的影响,在旧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围岩的不安全状态可能会产生不必要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往的研究一般无法对隧道完全复刻进行实际开挖模拟。对于隧道板岩的吸水强度变化和工程扰动下隧道围岩的动态破坏和损伤机理尚未得到充分了解和认知,进而造成了隧道在支护设计和控制隧道围岩变形时缺少可靠的依据,难以有效控制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通过依托中铁七局玉楚项目部TJ4标旧寨隧道工程。利用
近年来,由于车辆保有量持续上涨,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随着交通行业和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将会融入大家生活。车辆队列属于智能交通系统下的一种新型智能车辆行驶模式,它的出现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解决传统车辆带来的交通拥堵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所以研究混入车辆队列的交通流特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本文分析车辆队列和普通车辆交通运行特点的相关文献后,基于合理的基本假
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交通方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问题不断凸显。这时智能交通系统作为先进科学技术与交通理论的集大成者,在解决道路拥堵,保障出行安全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将会发挥出越来越强的作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精确而高效的交通流预测不仅有助于实现交通的实时控制,更有助于提供相关的一些应用板块主动进行交通诱导,为后面的出行提供保障。因而该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相关研究人员的青睐,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
斜拉桥因其出色的受力性能、合理的结构特点、美观的造型以及经济的造价等优势,在大半个世纪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然成为大跨径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斜拉桥的蓬勃发展也对斜拉桥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其跨度的增加,斜拉桥结构内力的优化和施工期的稳定性问题越来越重要,结构内力的优化主要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索力的调整和施工阶段合理施工索力的控制。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截止2019年末,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数达到了总里程数的98.8%,国家每年投入巨额养护维修资金,针对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建设新一代高性能道路的需求,长寿命路面技术是我国未来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超薄罩面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路表功能性能的材料,既能用于养护也能用于新建路面,符合国家倡导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道路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超薄罩面力学性能要求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近年来,云南山区交通及水利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临近库区的隧道建设日益增多。库区蓄水及地震作用易诱发岸坡滑坡、塌岸等工程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岸坡稳定性及邻近隧道结构的安全。现有的研究工作大多仅考虑库区水位变化或地震动单一因素,难以体现库区蓄水和地震动共同作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库区蓄水和地震作用对邻近隧道的影响问题,以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右岸某边坡及邻近公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为有受力合理、施工方便、行车平顺舒适、结构刚度大、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的大跨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后期运营过程中会出现长期下挠的问题,这个问题限制了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因此,为探索大跨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机理、影响因素。本文以贵州某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
随着我国西边西南地区的发展,在西南地区高山深谷,地区的桥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连续刚构桥,因为其良好的受力特性以及耐易维护的优点,故使用频率较多。但目前对连续刚构桥地震状态下的损伤状态还处于初级阶段,故本文引入了基于IDA方法的易损性分析理论。该方法能通过增量动力的方法,利用概率的方式量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从宏观的角度描述地震动强度与结构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桥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对于预测结构的抗震性能,
山区公路多存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足等不良线性路段,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薄弱节点。为此,本文基于Ergo LAB生理心理仪、I-View HED4眼动仪、KMRTDS驾驶模系统平台等设备,构建山区公路不良线形驾驶模拟场景,对5类交通安全设施(警告标志、限速标志、慢行标志、减速标线、护栏)进行了9种组合方案(警告+限速+慢行等组合方案)的安全效用实验,分析了驾驶人在9种组合方案影响下的驾驶行为特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