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燃煤大国,每年经燃煤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汞,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担。然而,准确测定全部污染源燃煤烟气汞排放存在实际困难,因此,国内外学者建立了不同数学模型对燃煤电厂汞排放进行估算。不同模型影响因子各异,估算结果缺乏系统比对。另外,随着燃煤电厂脱硫装置的大范围运行,汞在脱硫石膏中的含量分布和释放特征对全面评估燃煤电厂汞排放至关重要。本文围绕燃煤电站烟气汞排放估算模型比对和脱硫石膏中汞迁移及释放特征开展了较系统研究。首先,采集不同电厂固废及入炉煤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不同样品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炉渣中汞所占比例在0.13%—0.74%之间,粉煤灰中汞所占比例为0.30%-63.80%,脱硫石膏汞所占比例为2.95%-41.56%。燃煤中的汞经再分配以后,约33%~83%的汞最终被排放进入大气。在测量数据基础上,分别采用烟气估算模型、质量平衡模型、修正因子模型对汞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其次,采用烟气计算模型、质量平衡模型、修正因子模型,对河北省电厂的汞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采用逐级顺序提取方法对河北省10家电厂的脱硫石膏中汞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电厂,由于燃烧工况、环保设施和煤质的差别导致不同石膏样品中各形态汞含量分布差距较大。最后,本实验对比研究了在室温下,紫外光(14W,24W,36W,55W)照射下石膏老化过程汞的释放行为特征。结果显示,紫外光照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脱硫石膏中汞的再释放;尽管不进行紫外照射,避光条件下石膏中的汞也存在逃逸现象。石膏中各形态汞分布从高到低依次是元素态汞>水溶态汞>酸溶态汞>可交换态汞>残渣态汞。紫外照射后石膏中的汞形态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