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据库中间件中的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d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能够透明地访问和处理来自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源可能在物理和逻辑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物理上不同的数据源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存储方式、访问控制策略等;逻辑上则可能不同的数据模型、操纵语言和查询处理能力,即使某些数据在物理和逻辑结构上不同,也可能出现语义上的差异.传统的数据集成技术,已无法适应人们及时获取更多、更新、更全面数据的需要.因此,研究分布异构环境下多种数据源的集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该文中所给出的多数据中间件模型恰是解决分布异构环境下多种数据源的集成问题,该多数据库中间件是"建立在DBMS之上的DBMS",在应用中通过对多数据库中间件的使用,使得用户可以透明地访问多个分布异构数据源(数据库系统或者文件系统等).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分布异构数据源集成和互操作,多数据库技术和分布式应用中数据缓冲区的研究现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一种新的多数据库中间件模型.该多数据库中间件模型由上推机, 集成机(数据缓冲区),SQL服务器等几部分组成.通过对多数据库中间件中的缓冲区的详细需求分析,提出并重点论述了该多数据库中间件中的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系统模型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功能.其次,重点讨论了该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模型中的几个主要关键技术,如数据的一致性管理方法的分析与改进、数据的复制策略、局部数据源的即插即用研究、缓冲区系统中的数据名空间、系统的安全管理技术等.再次,在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系统的实现部分,该文给出了分布异构数据缓冲区的实现平台及主要的实现策略,如缓冲区系统中的对象管理、对象粒度的选择,缓冲区和各局部代理间的数据交互格式以及缓冲区系统中的全局事务管理等实现策略,同时接着也重点给出了全局数据对象模型和基于此对象模型的应用程序接口APIs的实现细节.最后,该论文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与普及,数字化的网络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有许多公司和个人在网络上进行商务活动;人们通过电子邮件和计算机网络共享文件和信息;各企业也都试图把
H.323建议是在基于分组的网络上实现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由H.323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分析显示,该系统在身份认证过程和RAS(注册准入及状态)协议通信等方面存
电子政务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间高效、可互操作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这必然要求数据的格式交换和处理符合开放的标准、要求提供电子政务的信息交换规范.该文主要是针对北京市
在当前的多厂商网络环境下,网管系统互操作是长期困扰电信运营商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大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接口标准,但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从
作为新一代识别技术而异军突起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誉为最具市场价值和前景的新兴技术之一。它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医疗、物流、交管以及国防等领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每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部分,用户上网离不开搜索工具的帮助。搜索工具以一定的策略在互联网中搜集、发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理解、
时空数据库理论的产生是伴随着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许多现实应用中实体本身及实体之间的时态、空间、时空关系特别是时空关系往往成为人们需要对实体进行处理的主
由于网络攻击行为的日益多样化,单一的网络安全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安全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分布式防火墙系统-主动式防火墙。主动式防火墙集成了网络地址转换NAT、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获取数据手段的多样化,我们所拥有的数据急剧增加,但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工具却很少。数据库系统所能做到的只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取和
分布式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良好的机制来协调动态分布环境中的各个组件,以便共同工作完成既定的目标.这样的系统通常需要一个全局的策略来完成分布式环境中组件的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