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为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和含有"冷"、"凉"温度词的汉韩熟语。而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又由汉韩语"冷"、"凉"基本温度词及在此基础上派生而来的相关词汇构成。本文对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的对比研究主要针对其两者在语义上的差别。首先,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分别对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语的认知域投射以及喻义的隐喻作出细致的描写,其次运用对比法揭示两者从词汇层面过渡到熟语层面的过程中在认知投射上所表现出的异同,最后运用语言接触、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以及文化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其与二语教学相结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因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在词汇层面上,汉韩语"冷"、"凉"系列温度词不管是在认知域的投射还是在喻义的隐喻上均表现出共性大于个性的特点。其两者均可从温度域投射到言行域、情绪域、脾性域等认知域。汉语"冷"投射到关注度域隐喻为"事物很少被人关注或使用"之义为其所特有。而韩语"(?)" 一词隐喻出"事件顺利进行"、"言行爽快"、"心情舒畅"等喻义也为其所特有。其二,熟语凝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因此,当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进入到"熟语"这一带有民族特色的语境中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时,两者的认知投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表现为汉韩语"冷"、"凉"温度词在汉韩熟语中进行跨域投射组合新词时,汉语认知域的投射要比韩语更远、且更丰富。其次表现为汉韩含有"冷"、"凉"温度词的熟语整体作为一个喻体进行喻义投射时,汉语熟语喻义的感情色彩均向消极方向发展,而韩语熟语喻义的感情色彩除了一部分向消极方向发展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向中性偏积极发展,且比消极喻义表现得更强势。其三,本文通过对"冷"、"凉"温度词语的教学难度进行预测与分析,发现中韩学习者对汉韩语"冷"、"凉"温度词表现出的对等词义的学习难度不大。对不对等词义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但总体看来,对汉韩语"冷"、"凉"温度熟语学习的难度要大于对词汇的学习,尤其表现在中国学生对韩语温度熟语所隐喻出的那部分中性偏积极喻义的学习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对比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