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系统学、使用后评价(POE)、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闲暇、游憩、游憩空间、城市游憩规划的发展演变和影响机制,总结了城市游憩系统的物质空间特征和基于使用者的社会空间特征,重点探讨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建立城市游憩规划的空间策略。初步构建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研究分析框架,搭建了城市游憩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方法,为城市游憩规划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对研究主体——城市游憩规划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对闲暇、游憩、游憩空间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回顾,确立了现代游憩空间的概念,阐述了游憩空间的价值;在调研基础上对当前城市游憩环境、游憩需求、游憩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运用POE研究方法,对深圳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及其活动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使用后状况评价分析报告。其次,展开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外城市游憩空间理论研究及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城市游憩系统研究的部分理论依据,除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学理论、园林学理论,本文创造性地将地理学的区位空间理论、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论及管理理论等运用到城市游憩系统的研究。第三,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演变模式。游憩空间的发展表明: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城市空间扩展和人类生活空间变迁具有密切的联系;分析了城市游憩系统发展的空间过程,重点探讨了近现代游憩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游憩空间类型:游憩墓地、公园体系、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周边游憩中心、附属于建筑的游憩空间、绿道等,努力寻找城市游憩空间系统伴随城市化过程而逐渐发展演变的脉络;挖掘游憩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城市及区域在空间上形成的有机联系。第四,对深圳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的系统结构,详细阐述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类型结构、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提出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游憩规划原则,阐释了游憩规划内容,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规划策略,对构建良好城市游憩空间系统进行了展望。总之,城市游憩系统是集经济、社会、自然属性于一体的地理空间;城市游憩空间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完善健全的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公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保障措施。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城市游憩规划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在当前城市化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化中能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