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大连长兴岛地区一处裸露于地表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的砂质沉积物沉积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该剖面的砂层、黄土层及过渡层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机械成因特征、化学成因特征及机械化学成因特征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并分析剖面形成沉积环境。此外,采集现代海滩砂样品若干个与砂质沉积物剖面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作对比研究。(1)长兴岛砂质沉积物剖面各样品均发育了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组合的机械成因特征、化学成因特征和机械化学成因特征。砂层、过渡层(砂土黄土互层)和黄土层石英粗砂和中细砂均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粗砂颗粒中偶见圆状,中细砂中偶见棱角状;石英颗粒表面机械成因特征均普遍发育了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麻点/麻面、曲脊、翻卷薄片等具有风成环境特征和V形撞击坑、水下磨光面、直/弯的撞击沟等具有水下环境作用特征的石英颗粒形态,此外,常见两种环境特征伴生和叠加现象,砂层水下环境作用的出现频率均高于黄土层,而曲脊、麻点/麻面风成环境特征出现频率低于黄土层,推测砂层搬运距离较近,黄土层搬运距离较远;石英颗粒表面化学成因特征均发育了大量的溶蚀坑、深邃溶蚀沟、鳞片状剥落、SiO2沉淀物等高能化学环境及溶蚀浅沟、SiO2沉淀薄膜、溶蚀小坑等低能化学溶蚀环境,过渡层石英颗粒表面SiO2再沉淀作用显著,具有显著过渡特征,砂层沉淀作用较为发育,黄土层溶蚀作用较为发育;机械化学成因特征均以中突起和高突起为主,粘结颗粒出现频率较高。(2)现代海滩砂石英颗粒表面发育了不同程度的磨圆度特征、机械成因特征、化学成因特征和机械化学成因特征,磨圆度特征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少数呈棱角状,未见浑圆状颗粒;石英颗粒表面发育了V形撞击坑、水下磨光面、曲脊、贝壳状断口、麻点/麻面、平行解理面、平行阶、直/弯的撞击沟、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等机械成因特征,其中V形撞击坑、水下磨光面、直/弯的撞击沟等水下作用环境特征较砂质沉积物剖面更为显著,曲脊、麻点/麻面也普遍发育,而新月形撞击坑、碟形坑为正常出现,与砂质沉积物剖面相比出现频率较低,两种环境叠加特征较为明显;石英颗粒表面化学作用特征发育了鳞片状剥落、溶蚀坑、深邃的溶蚀沟、方向性溶蚀坑溶蚀作用特征,硅质鳞片、硅质薄膜沉淀作用特征及晶体生长,晶体生长出现频率为100%,水下环境作用明显,鳞片状剥落现象较少,未见硅质球发育,海滩砂经受的化学改造程度较砂质沉积物剖面程度低,颗粒表面较为洁净;机械化学成因特征以中突起和高突起为主,粘结颗粒出现频率为100%。砂质沉积物剖面与现代海滩砂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对比研究发现:砂质沉积物具有典型风成沉积特征,现代海滩砂水成沉积特征较为显著,二者沉积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性。(3)长兴岛砂质沉积物剖面形成于晚更新世末期,是砂层与黄土层以互层的方式沉积而成,砂层、过渡层及黄土层风成环境特征和水下环境特征均较为发育,两种环境伴生、叠加特征较为显著,且大部分颗粒表面风成作用特征叠加于水成环境特征之上。砂层水成环境特征出现频率较高,化学沉淀作用较为显著,其物质来源可能为海退后遗留下来的松散沉积物再搬运及陆架砂岩的再风化产物;黄土层风成环境特征较为显著,水成环境特征也有发育,辽东半岛为季风气候区,冬季风强盛,通过风力搬运及流水作用将内陆粉尘与附近海底平原粉尘携带此地堆积,形成黄土沉积,在砂层与黄土层中间形成过渡特征的沉积层,形成砂黄土互层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