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国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但目前基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仍然偏重内控作为审计方法的功能,强调内部控制在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作为审计方法之一的内部控制,只是其基本的属性,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理保证的目标只是一方面,我们不应忽视内部控制三个目标中排在首位的是提高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为企业创造价值才是其首要目标。因此,内控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更应提升为企业的管理方法,对内控的研究也应从现有的财务报告导向企业价值创造导向转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死存亡有直接关系。现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企业的“血液”,现金持有政策被视为影响企业治理和公司运营的一项财务和经营战略。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重要因素。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成本提高而使企业大量持有现金,降低了其持有价值。代理问题导致现金持有政策成为管理者防御以及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攫取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导致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侵占企业资金的行为。因此本文将从现金持有价值的视角研究内控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为验证内控有效性和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内部控制、现金持有相关理论进行的梳理和总结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连接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导致现金持有价值偏低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恰是内部控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在理论探讨的规范研究的基础上,为验证研究命题的可靠性,又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内控有效性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首先分别介绍了有关内部控制和现金持有的概念及理论,然后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阐述了内控有效性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并试图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本文将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内控指数及现金持有指标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将企业市场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将经营现金净流量、利息支出、资本性支出、股利分配、成长性、财务杠杆等对企业价值和现金持有产生影响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修正的经典价值模型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在本文提出的研究基本假设得到了验证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又提出另外两个有约束条件的假设,即分别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提出了融资约束条件下和控股权性质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研究命题是否仍然成立,通过对融资约束和非融资约束两组子样本以及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子样本的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命题的准确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由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章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之处构成。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分别从内部控制和现金持有两条主线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其中,内部控制综述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经济后果,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控有效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现金持有主要从影响因素,现金持有价值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分别介绍了内部控制和现金持有及二者关系的相关理论。其中,关于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了内控概念及内控体系;现金持有理论主要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权衡理论、融资优序理论以及代理理论。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内部控制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别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的角度。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部分。首先,通过对前文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的总结,提出三个假设:假设1:内部控制越有效,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越高。假设2:与非融资约束企业相比,融资约束企业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假设3:控股权权性质不同时,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更显著。其次,分别介绍了文章的样本选择,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参照了我国学者在研究现金持有价值时采用的修正的经典价值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第五章是实证与结果分析部分,也是文章的核心。首先是描述性统计,对所整理的2009-2011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内部控制有效性及主要控制变量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然后,运用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全样本数据的回归分析,通过整体分析,验证假设1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其次是对按照融资约束条件分组的两组子样本的回归分析,主要目的是验证假设2,即融资约束存在时,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最后是对按照实际控制人性质不同的条件下划分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子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主要目的是验证假设3,即控股权性质不同时,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是否有所差异。第六章是结论。首先,以全部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存在价值折损的现象。而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缓解两类代理问题来促进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提高。其次,本文在采用全样本回归分析之后,为了提高可靠性,又将全样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分别验证了融资约束条件下内控有效性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条件下内控有效性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融资约束组和非融资约束两组子样本表现出的特征主要包括:融资约束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比非融资约束企业的高,而且内控有效性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在融资约束企业更为显著,这一研究结论与本文的研究假设一致,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有效提升。最后,通过对比国有企业组和非国有企业组两组子样本发现,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并且内控有效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比非国有企业显著。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缓解国有企业存在的两类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减少管理层或者大股东对现金资源的侵占及滥用,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该研究结论检验了最后一个研究假设,即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有效提升。本文针对我国特有的资本市场背景,基于现金持有价值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于经营效率的相关性影响,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首先,COSO框架定义的内部控制三大目标中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较多的,然而对于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这一首要目标的关注度不够,本文试图从现金持有价值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在目前研究中是鲜有的。本文通过检验二者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其次,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偏重规范研究,由于内控有效性衡量标准的不统一,目前对于内控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仍属于少数,本文利用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指数作为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评价的指标,保证了文章实证所得出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确保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内部控制和现金持有的特点,探索性地提出了企业在有效利用内部控制的视角下,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得到有效提升的一种途径,突出了内部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