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C涂覆改性丁腈橡胶力学性能的Ti-C界面层工艺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橡胶密封件在润滑系统及轴承上应用广泛,能有效避免润滑油脂泄漏、防止污垢和水气进入系统中。然而,由于橡胶本身摩擦系数高,大多数工程材料在滑动时,胶圈容易磨损导致间隙增大,造成润滑系统功能故障和材料失效。类金刚石(DLC)薄膜作为低摩擦耐磨涂层是提高橡胶密封件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但DLC是超硬材料,与具有柔性的橡胶材料物理性能差异大,因此直接在橡胶上沉积DLC会因结合问题导致涂层脱落,因而极大地限制DLC作为涂覆改性材料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本论文从橡胶和DLC涂层间的界面过渡层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入手,以提高橡胶与DLC薄膜间的结合强度为研究目的,以实现橡胶表面的DLC涂层涂覆改性增强橡胶耐磨性为目标,为橡胶制品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参考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数据。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丁腈橡胶(NBR)表面制备DLC涂层,研究过渡层工艺对DLC涂覆改性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得到在橡胶与DLC间具有良好结合的界面工艺。并进一步研究了在NBR上沉积Ti掺杂DLC力学性能变化,通过调控Ti靶溅射功率得到了不同梯度下的Ti-DLC薄膜,探索Ti掺杂DLC薄膜在动态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机制,推进DLC涂覆改性橡胶密封件材料的工程应用。首先设计在不同基体负偏压下制备得到一定厚度的Ti-C薄膜作为界面过渡层,研究界面层工艺对DLC涂覆NBR上的结合力和耐磨性能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拉曼光谱研究了Ti-C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Ti-C过渡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体负偏压的增大,有Ti-C过渡层的DLC薄膜表面粗糙度从82 nm逐渐增大到116 nm。过渡层的XPS结果显示,Ti(5.2~8.3at.%)含量也随着基体负偏压的增大逐渐增加。分别用划痕仪和球盘式摩擦机,评价对涂覆在NBR基材上的DLC薄膜的粘附强度和摩擦学性能。结果发现,-150 V偏压下制备的Ti-C过渡层上的DLC涂层摩擦系数(Co F)最低,仅有~0.18,划痕试验结果显示在该工艺下的薄膜裂纹宽度也是最小。力学表征结果说明,Ti-C过渡层的引入可以DLC与NBR的结合强度,提高NBR的耐磨性能。紧接着研究了界面过渡层中Ti含量的变化对Ti-C/DLC薄膜涂覆在NBR上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优化的Ti-C过渡层设计结果,在基体偏压为-150 V下改变Ti靶射频功率调控界面层的Ti含量。采用AFM和Raman mapping表征了薄膜形貌,当Ti/C原子比0.14~0.25时,在粗糙地橡胶表面实现沉积(Ti、C原子)原子的迁移更容易,薄膜更为致密光滑。利用纳米压痕仪对在不同Ti含量下的Ti-C过渡层下NBR表面沉积的DLC薄膜进行力学测试,并结合Raman光谱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Ti含量下的薄膜硬度和杨氏模量值差异都较为显著,并且硬度和杨氏模量变化趋势与Raman光谱中sp~2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摩擦试验结果显示,过渡层中掺杂的Ti含量需要维持在一定范围内(12.32 at.%~19.93 at.%),可以显著改善NBR耐磨性并维持低Co F和磨损率的。最后采用双靶双电源磁控溅射方法,直接在NBR上表面合成Ti掺杂DLC薄膜进行工艺单因素研究,研究NBR表面Ti掺杂DLC薄膜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表面润湿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调控Ti靶射频功率,在射频功率60 W时,Ti掺杂DLC薄膜表现出优异的摩擦性能,Co F仅有~0.00142且薄膜表面无明显磨损。该工艺下制备掺杂DLC薄膜以sp~2簇类石墨结构存在,此时薄膜sp~2/sp~3调整到了一个合适的比值。但掺杂Ti的DLC薄膜的耐磨性能改善不稳定,其他功率下制备的薄膜,SEM可以观察到明显磨穿轮廓,薄膜完全脱落露出NBR基底。接触角试验结果显示,涂覆Ti-DLC薄膜的NBR表面水接触角(CA)值在100.8°~111.05°,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Ti-DLC薄膜依然保持疏水性能,表面自由能均小于22 m N/m,保持低能量表面。
其他文献
恢复高发枯萎病蕉园的种植是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期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秸秆联合淹水处理技术可以显著降低高发枯萎病蕉园土壤中香蕉枯萎病病菌的丰度和数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可迅速恢复香蕉园的种植。本项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秸秆联合淹水处理高发枯萎病香蕉园土壤过程的微生物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并初步探索秸秆联合淹水处理构建健康香蕉园土壤的微生物学
小麦是重要的农业作物,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淀粉是小麦籽粒中的主要物质,占籽粒干重67.5%-75%。六倍体小麦中有3个糯质基因位点与直链淀粉合成有关,位于小麦染色体上编码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称为Wx蛋白。Wx蛋白有3个蛋白亚基,即Wx-A1、Wx-B1和Wx-D1,由于Wx蛋白的表达或缺失,会导致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产生差异,而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因为
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是全球威胁生命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抗生素的发现和发展对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产生了变革性影响。然而,由于抗生素滥用,细菌已进化出各种策略逃避其杀灭作用,使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成为严峻的挑战。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浅表皮肤感染和全身性疾病(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近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医院和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数量急剧增加。因此,
癌症发病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是通过各种原因、多个基因、不同的环境因素一起导致的。虽然遗传和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肿瘤发生的关键原因,但是细胞信号转导也同样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在成年人体内高度保守,正常情况下是处于一个关闭的状态,并且它参与调节许多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事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它调节重要器官的分化和形成,例如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在成年人中,它调
研究目的:随着全球耐药性病原体不断蔓延,很多人类赖以生存的药物正在迅速失效,治疗手段日益减少,抗生素耐药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尚待有效的临床途径将其克服。研究指出,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是抗生素增敏剂的天然宝库,而肉桂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酚类活性分子,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和防腐杀菌等作用。然而,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对于抗生素是否有增敏活性还鲜有报道。因此,本课题以肉桂酸衍生
盐度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直接影响甲壳动物的免疫机能。近年来,环境因子与甲壳动物免疫机制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但研究结果尚不全面,部分物种的研究更鲜有报道,特别是缺乏盐度胁迫下拟穴青蟹血细胞免疫调控网络机制的相关报道。本文聚焦于海南岛优势养殖物种—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其为主要实验对象,通过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Digital Gene Express
由于二氧化钛(Ti O2)薄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低成本、无毒、易回收等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抗菌、空气净化、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光降解。然而,纯Ti O2具有较宽的带隙和相当大的电子空穴复合率,这严重限制了它的光催化效率。而克服这一限制的一种方法是通过选择性掺杂来改变Ti O2的带隙宽度,尤其是碳掺杂。因为碳具有大的电子存储能力,它可以吸收光子激发的电子,以增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它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从树上提取的乳胶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橡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质。MADS-box基因家族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巴西橡胶树的MADS-box基因家族主要参与花形态建成,对生殖生长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rDNA即核糖体DNA,在细胞中负责转录产生r RNA(核糖体RNA),与核仁的形成直接相关,是一种高度重复的串联重复序列
共享农庄是海南省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全域旅游和培育农业新型业态的主导思路。3100多种的药用植物作为海南省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生态资源,在旅游康养、南药温泉养生体验为主题的27座共享农庄的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至2019年海南省的7项政策鼓励兴建不同主题的共享农庄的大背景下,相继建设了61座不同主题的共享农庄,这些共享农庄的建设实践的过程反映出很多问题,共享农庄的规划建设具有复杂性,这与药用植物的
香蕉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截止2016年全世界种植香蕉的国家多达130多个,年产香蕉1.13亿吨。2017年我国香蕉生产面积为380万公顷,居世界第六位,香蕉产量为1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海南省把香蕉作物特色植株产业,提高和稳定香蕉产量品质对海南经济有重要意义。氮肥对香蕉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合理施用氮肥及其与其它肥料的配合施用是提高香蕉产量的重要措施。硅影响氮的吸收与分配在香蕉苗期已经得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