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后安全性风险管理和面向公众的不良反应上报渠道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2322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分析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风险管理和面向公众开放的不良反应上报渠道的畅通性现状,以及调查公众对不良反应上报的认知,为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上市后应对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及药物警戒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设计问卷,对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调研,风险管理调查包含药品上市后上报ADR情况、组织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人员配备及专业背景、质量体系建设、企业药品重点监测、ADR评价与控制情况、企业对药品上市后风险认识及资金投入和建立药品风险管理共性操作指南的可行性等7个部分;上报渠道畅通性调查包含公众上报渠道的建立、渠道对上报不良反应信息的记录和企业对上报信息的反馈等内容,并调查了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知及上报情况,对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风险管理调查中发现2016年-2018年间主动ADR上报的企业最高仅有44.6%,ADR上报数量主要以10-100份为主,风险监测机构设置主要设置在质量部(33家,47.8%),仅8家(11.6%)企业设置在药物警戒部或药品安全委员会,整体缺乏联动,63家(85.1%)企业以专职和兼职混合的方式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风险监测,但流行病学、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数量占比低于10%,在员工接受ADR监测相关培训的企业中有37家(50.0%)未开展相关内外部培训,培训力度有待提高,69家(93.2%)已建立质量体系的企业中,仅35家(47.3%)建立ADR考核制度,资金投入与重视程度有待加强;面向公众开放的不良反应上报渠道的畅通性上,贵州省内外企业存在共性问题:263家省内外企业的4个渠道文字标注率最高仅29.4%,上报渠道缺乏定期的维护,上报渠道以电话、官网为主,渠道的上报形式单一,新媒体渠道的省内外企业占比最高仅2.3%,超过84.8%的企业对不良反应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缺乏上报要求,处理人员的专业性普遍不足,且上报信息的处理未形成闭环循环,仅收到28家(10.6%)省内外企业对上报的ADR信息的反馈,而贵州省企业存在不良反应上报渠道建立率低于省外,4个渠道中有文字标注不良反应上报或药物警戒的企业最高仅5家(5.8%)、不良反应上报渠道对信息的处理流程不完善,最高仅2家(5.9%)企业记录了完整的上报ADR信息,4家(11.8%)企业记录上报者的联系方式,且仅收到5家(5.8%)药品生产企业对上报信息的反馈;公众不良反应认知调查中,仅93人(31.0%)清楚知晓不良反应的概念,超过一半人(157人,52.3%)认为服用药品不存在的风险,公众对上报流程的认知程度较低,仅84(31.6%)人了解我国接种新冠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上报流,缺乏上报奖励机制(182,60.6%)、周围群体影响(180,60.0%)、对上报流程的不熟悉(180,60.0%)、存在时间成本(179,59.7%)和缺乏反馈机制(176,58.7%)等5个因素是影响自上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结论: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ADR主动上报数量和开展上市后研究较少、风险监测机构设置联动性较差、专业背景的人才数量不足,培训力度有待提高、质量体系建设里的ADR考核制度建设情况不理想和资金投入与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等问题;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上报渠道存在企业建立的公众不良反应上报渠道缺少文字标注、企业建立的上报渠道缺乏定期的维护、上报渠道以电话官网为主,渠道的上报形式单一、上报渠道对不良反应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缺乏上报要求和上报信息未形成闭环处理等共性问题,此外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还渠道建立率低于省外,文字标注渠道的占比较低、不良反应上报渠道对上报信息的处理不完善和药品生产企业对上报信息的反馈率低等问题;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了解较低,不同户口及患病人群认知存在差异、公众对疫苗不良反应上报的认知及上报意愿较低和多种因素影响公众上报。建议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应提高药品安全性监测中主体责任的认识,加强主动信息收集及上市后研究,组建多部门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以协作维护药品上市后的安全,完善药品质量体系的配套制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公众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视,保障渠道畅通性的同时考虑影响公众上报的因素,合理设计多种上报渠道,加强员工信息收集的培训以提高信息的质量,对公众上报的不良反应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增加公众最为关注的反馈内容并加强不良反应的宣传。
其他文献
蕃占河陇是唐代历史上的大事件,对中晚唐边塞诗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秦州陷落前的战争氛围与凉州陷落后诗人的回响皆给予边塞诗人不同的感知,创作风格发生较大转变。河陇地区被占领后深受吐蕃文化的影响,这一文化变迁使生活在当地的诗人与唐代本土诗人充满了忧虑,心态亦为之一变。唐王朝疆域逼仄的现实,引发了诗人对边政的思考与讽刺,诗中开始大量书写征戍之苦与边塞萧条,总体使中晚唐的边塞诗充满愤懑衰飒之气。
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尾水中的氮元素日益增多,利用生物脱氮的技术已逐渐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采取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且操作简单的生物工艺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治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文章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生物荚膜球高效脱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模拟实验,以期建立一种以荚膜球为基础的智能化养殖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今后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
为了实现核电厂反应堆厂大修期间人员的安全疏散,文章对检修期间反应堆厂房的消防安全疏散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首先,根据人员疏散相关理论分析了反应堆厂房的疏散条件。然后,考虑了厂房的辐射剂量特殊性和检修期间的人员分布及人员特性,通过计算机疏散软件模拟实际场景的疏散过程,并验证分析结果。最后,在分析模拟疏散结果的基础上,找出疏散瓶颈,确认影响疏散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疏散设计仅考虑了反应堆厂房正常
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载体,空间矛盾与斗争加剧了阶层分化。在解决城市及建筑空间问题时,建筑师可以通过空间正义理论化解空间中的价值对立与权利剥夺。通过对沈阳东贸库改造项目引发的“空间正义”的剖析,从建筑空间的价值伦理、技术伦理到其体现的社会结构与立场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空间的使用权利平等与资源分配均衡,化解空间断层与文化割裂。
混凝土施工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对工程的结构功能、结构安全、结构耐久等造成直接影响。同时,施工单位未向监理提交拆模报告,擅自对关键部位(大跨梁板、悬挑梁)模板进行拆除,会造成主体质量事故。为管理好从混凝土进场验收到后期的拆模报验、混凝土见证送样等一系列施工活动,防止因施工单位履约不到位、监理履职不明显而受到业主的问责,对从混凝土浇筑到拆模管理等各工序的管控进行了概括性梳理,以期为相关从业
煤炭作为重要能源之一,我国每年的生产生活中必须要以大量的煤炭资源作为基础,这就使得我国每年的煤炭消耗量以及生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单纯采用燃烧的方式对煤炭进行利用,会导致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效混凝沉淀技术在我国的煤化工废水处理中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与传统的澄清技术相比,在上升流速、出水浊度以及滤池反冲时间上具有
中国的智能家居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从单点智能时代到全屋智能时代,未来将是全场景智能时代,智能家居向社会延伸,全面覆盖数字生活。在5G、AI、Io T等新技术推动下,多产业包括互联网、房地产、手机厂商、家电厂商、运营商等全线参与智能家居。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以千亿元计,且仍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运营商宽带市场日趋饱和,宽带、电视等基础生活娱乐设施已远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
近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工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一系列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污染物的排放严重影响大气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人们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将会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会造成地表水源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对地下水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国家相关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采
<正>漆黑的事故矿洞,没有水源,没有食物,没有流动的空气,只有升腾的恐惧和绝望,这时最需要头顶亮起一束光,才能点亮生存的希望。这是宁乡矿山救援队队长谢四明多次亲身经历矿山事故救援的真实场景,也是他想成为应急救援“一束光”的根源所在。1984年,谢四明进入宁乡煤炭坝煤矿专职救援队从事矿山救援工作,1994年起担任队长兼书记,带队参加处理各类事故640余起,其中重大事故43起,抢救出遇险人员386人。
期刊
<正>能源行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给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带来了合作上的变化,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投资会引起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如果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那么下一个产业机遇,必然属于新能源时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限制碳排放进入倒计时。中国在2020年9月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