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美国动画风靡全球,引领世界动画发展潮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商业动画片是美国动画创作的主流,在商业运作上比较成熟。美国善于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利用跨文化转化与传播,将他国文化转化为宣扬美国文化的媒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无论是从商业还是文化产业角度考虑都越来越关注中国元素、中国题材。从1998年美国迪斯尼制作的《花木兰》到2008年梦工厂制作的第一部《功夫熊猫》、2011年制作的《功夫熊猫2》,美国在制作运用中国元素的动画电影方面着力甚深。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给美国动画电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最终的成功还是归功于动画电影本身。美国通过吸收与再创作,把我们所熟悉且易于接受的文化符号转化为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文化元素,传递出美国精神的同时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是中国故事、中国元素,可那是百分之百的美国动画片。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美式的叙事模式、演绎方式与文化创新。从这两部电影可以看出,美国动画制作公司在题材的把握、主题挖掘以及创作方面的大胆与成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未来美国商业动画的发展趋势仍然会着眼于全球市场,在题材选择上会继续宣扬世界人民所认同的普遍价值,并融合多元文化,契合时代审美的发展变迁,最重要的是生产要素与文化创新。通过对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的运用分析,对中国动画的启示主要分两点:一、不追求单纯意义上的“复古”更不提倡“全盘他化”,而是创新;二、中国动画要及时改变受众定位上的偏差,满足不同年龄阶段观众的欣赏需求。美国在驾轻就熟地运用中国文化元素的同时,巧妙地植入西方价值体系与普遍性价值观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本文就通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这两部动画电影浅析美国动画如何运用表现中国元素,以及美式动画电影的演绎方式与叙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