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史·兵志》是人们研究明代军制时经常征引的基本文献之一。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其研究的力度却一直不够。鉴于此,笔者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明史·兵志》从文献学角度进行考察。
一是《明史·兵志》的成文过程。该《志》自康熙十八年至乾隆四年,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纂修。其阶段性的成果分别是万斯同《明史·兵志》、王鸿绪《明史稿·兵志》、张廷玉《明史·兵志》。通过对三者进行比较发现:总的来说,其纂修质量并非愈来愈下,而是愈来愈高。
二是《明史·兵志》体例上的编纂特色。与前代诸正史《兵志》相比,该《志》在编纂体例上具有设置类目最多、类目划分最细、结构安排最精等特色。
三是《明史·兵志》的史料来源。该《志》的纂修者在具体的编纂过程中参考了明代兵制最基本的原始文献,除了取材于明臣奏议、历朝实录、《明会典》等官修史书以外,又广采博收,遍览了私家著述。具体征引时,所采用的征引方式一般不外乎简化缩写、全文照录或基本保持原貌而略加改动、根据史实增添补益这三种。
四是《明史·兵志》的价值。就其实用价值而言,它全面系统地保存了明代军制各方面的重要资料。不仅是今人了解和研究明代军事制度最易得的、最为常用的专《志》和主要文献之一。而且还是了解明代科技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就其编纂价值而言,它具有体例完备、广搜博采、详考精裁、语言简洁等优点。就其史料价值而言,因其收录了大量《明实录》、《明会典》所未载的章奏疏议而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此外,它不仅可与其它史料配合以证《明史·地理志》之疏漏,而且还可用以补充《明史·地理志》之缺略。
五是《明史·兵志》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篇官修的专《志》文献,此文并非毫无瑕疵,诸如其删节失当、载脱衍误、纪年错误、记载不全、承袭疏漏等缺点,在使用时,就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