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层层自组装方法制备微胶囊,因其具有可以通过控制模板的大小来控制微胶囊颗粒的大小以及调节膜的层数来调节微胶囊的渗透性等优点,得到广大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对于用于药物载体或者基因载体的微胶囊要求具有无毒性,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等等,因此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糖类等,尤其是具有序列可编程设计的DNA,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过去的研究中,DNA多作为被保护的对象,很少有选用DNA作为囊材来制备微胶囊,所以本课题选择生物大分子DNA,与PEI结合制备微胶囊,再用天然交联剂京尼平交联PEI的氨基,合成稳固的DNA/PEI微胶囊,最后分别考察了DNA/PEI微胶囊在T7核酸外切酶,盐离子浓度和pH作用下的缓释效果。 1、首先是制备微米级碳酸钙作为模板。其次是制备由京尼平交联的(DNA/PEI)7空心微胶囊。SEM和AFM测试了不同层数的微胶囊的形貌并对其厚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层数的增加,微胶囊的囊壁厚度在逐渐增大。除此之外,还选择在云母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膜,由AFM检测其形貌以及膜的粗糙度,发现膜的厚度随着层数的增大而增大以及表面粗糙度值呈现锯齿状变化规律。 2、再者是包载药物并探究了生物响应以及传统响应的缓释效果。选用FITC-BSA作为药物,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包载的效果。最后,控制释放药物。用T7核酸外切酶消化DNA以破坏DNA/PEI微胶囊使得包载的药物释放出来。除此之外,还分别选用了钠离子浓度为0.5 M、1.0 M和pH=10.1的三种溶液作为刺激源,对比了(DNA/PEI)7微胶囊对以上刺激源的响应行为。发现在酶介质中,1h,69%的药物被迅速释放,其后再慢慢释放。pH=10.1时,16h,释放的量为54%,而0.5 M和1.0 M的NaCl的释放量分别为15%和25%,盐离子浓度对微胶囊的影响最小,说明交联后的微胶囊较为稳定。 3、最后做了(DNA/PEI)7微胶囊的细胞毒性试验。制备了四个浓度梯度的微胶囊溶液,逐次相差5倍,分别记为1X,5X,25X,125X,对应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86%,105%,109%,118%。说明京尼平交联的(DNA/PEI)7微胶囊可能无细胞毒性或者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最终制备出的(DNA/PEI)7微胶囊具有生物响应和传统方式响应的双重响应行为,可用于运输药物或者基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