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占全球第6位,中国第2位。门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是中晚期肝癌常见的合并症,被认为是预后差的主要指标之一,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即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多数学者主张在肝功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微创介入疗法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但多数报道TACE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且目前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尚不十分清晰。
第一部分、门静脉癌栓的造影分型及与动态CT的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PVTT肝动脉造影表现并进行分型研究,并与动态CT扫描表现进行比较,以探讨PVTT的供血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动态CT在TAC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符合病例诊断标准并纳入本研究者共77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4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0.16岁。所有患者均行肝动脉造影,导管位于肝固有动脉水平,对比剂注射速度5ml/s,DSA连续完整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将PVTT的动脉造影表现分为三型:Ⅰ型为富血型,定义为动脉期PVTT内布满条纹状血管影,实质期有肿瘤性染色。Ⅱ型为乏血型,定义为仅在动脉期显示条纹征象,PVTT轮廓显示基本完整,实质期肿瘤性染色不明显。Ⅲ型为无供血型,定义为PVTT的供血动脉显示不清楚或未显示,动脉期癌栓轮廓未显示或显示不全,实质期无肿瘤染色。77例患者中有37例有完整动态CT资料,观察增强扫描前后有无显示滋养动脉并测量CT值,以癌栓所有层面CT值的平均数作为统计指标。统计分析37例患者动脉造影分型结果与动态CT表现特点之间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77例病人,均成功完成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和肝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100%。根据造影结果,判定分为富血型36例(46.8%),乏血型22例(28.6%),无供血型19例(24.7%)。PVTT造影分型和肝内原发肿瘤的造影分型具有一致性(P=0.001)。动态CT动脉期可显示PVTT滋养动脉影者10例,占27.0%,未发现者27例,占73.0%。动脉造影分型显示富血型时,对照动态CT上显示滋养动脉影者有9例,乏血型组仅有1例在CT上显示有滋养动脉影,无供血型则无一例。平扫时PVTT的CT值为30. 4~50.5Hu,平均39.0Hu。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为41.2~79.6Hu,平均59.1Hu。经配对t检验增强扫描前后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强化CT值为2.9~39.1Hu,平均20.1Hu,单向方差分析显示3组动脉造影分型之间强化CT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两比较(LSD法)显示,三种造影分型中任意两种分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小于0.05)。其中富血型强化值最高(25.52±6.29Hu),乏血型次之(17.99±4.11Hu),无供血型最低(8.97±4.57Hu)。
结论:PVTT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可分为富血型、乏血型和无供血型3种类型。PVTT造影分型与肝内原发肿瘤的供血类型具有一致性。动态CT增强扫描时滋养动脉主要出现在富血型组患者,但50%以上病例可不显示。PVTT增强扫描CT值较平扫时明显升高,3种造影分型间的CT强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以富血型强化CT值最高,乏血型次之,无供血型最低。
第二部分、门静脉癌栓造影分型对TACE疗效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根据PVTT动脉造影分型标准,分析不同分型间的患者疗效差别,以探讨造影分型能否作为影响TACE疗效的可能因素。
材料与方法:对前述77例患者中单纯行TACE治疗的69例患者作为本部分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5例,女性4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0.0岁。首次治疗者51例(73.90%),术前肝癌曾行TACE治疗者9例(13.0%),行全身化疗者3例(4.3%),行外科切除术者6例(8.6%)。无乙肝病史者16例(23.2%),慢性乙肝病史者53例,其中乙肝病毒复制水平(HBV-DNA)<1000copy/ml者35例(50.7%),HBV-DNA>1000copy/ml者18例(26.1%)。伴有肝硬化者32例(46.4%)。肝癌组织病理类型为巨块型62例(89.9%),弥漫型5例(7.2%),多结节型2例(2.9%)。肝癌肿瘤分期:Ⅲa期53例(76.8%),Ⅲb期者16例(23.2%)。原肿瘤累及单侧肝叶者55例(79.7%),累及全肝者14例(20.3%)。肿瘤的最大直径为2.00~22.00cm,平均10.63cm。就诊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者39例(56.5%),B级者27例(39.1%),C级者3例(4.3%)。行TACE时,首先尽可能的超选入PVTT的供养动脉,缓慢注药碘油化疗药物乳剂(CALE)并加用颗粒栓塞剂。PVTT伴有明显HA-PVS者,先予少量颗粒栓塞剂以减缓血液分流速度,然后再予以注药及颗粒栓塞剂栓塞。对于PVTT供养动脉无法完成超选者,仅对肝内肝癌病灶常规栓塞,即:置导管于肝内原发肿瘤供血动脉水平注药,血管门处再予“夹心饼”式栓塞。通过分析术后点片图像及CT扫描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对CALE沉积状态进行分型:癌栓或肿瘤轮廓显示完整为沉积良好,轮廓部分显示或无显示为沉积不良。术后定期抽血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指标及肿瘤标记物AFP水平,腹部CT检查,观察内容包括:CALE的沉积状态,癌栓的大小,并与术前CT结果对比,把癌栓的变化情况分增大、缩小、消失三个等级进行判定。再次行TACE治疗者,通过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门脉的再通情况。统计分析3组造影分型间的以上评价指标及生存时间的差别。
结果:69例病人根据初次造影表现分为富血型33例,乏血型18例,无供血型18例。3组分型之间术前肝功分级、肿瘤分期、肝内肿瘤累及范围和肿瘤大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51、0.474、0.916、0.526)。本组患者共进行了148次的PVTT栓塞治疗,其中仅行1次治疗者27例(39.1%),2次者21例(30.4%),3次者12例(17.4%),4次者5例(7.2%),5次者3例(4.3%),8次者1例(1.4%),平均2.14次/例。3组造影分型之间初次TACE术后CALE沉积状态,1个月随访癌栓内CALE沉积状态、PVTT大小变化及门脉血流是否再通,术后长期随访受累门脉再通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04,0.013,0.002,<0.001),其中以富血型疗效最好,乏血型次之,无供血型最差。共有11例完全通畅的患者,均为富血型PVTT,其再通前注药次数为1~4次治疗,平均2.6次,时间为3~10个月不等,平均5.2个月。经Kaplan-Meier法比较,3组造影分型之间的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其中,富血型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最短为3个月,最长38个月。乏血型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最短为2个月,最长15个月。无供血型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最短为1个月,最长5个月。3组患者6个月累及生存率分别为74.5%、18.5%和0。术后常见副反应(发热、腹痛、消化道症状)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TACE后1个月复查肝功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以富血型最好,乏血型次之,无供血型最差。
结论:3组造影分型之间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以富血型最好,乏血型次之,无供血型最差。PVTT造影分型可作为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之一。
第三部分、影响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TACE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同时比较动脉造影分型、肝功、肿瘤范围、肿瘤分级等临床指标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别,探讨影响肝癌伴PVTT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通过统计69例肝癌伴PVTT患者经TACE治疗后的随访结果,采用Life Tables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计算本组病例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率。对可能影响肝癌伴PVTT患者年龄、性别,发现PVTT时间、乙型病毒性肝炎情况、有无肝硬化、肝内肿瘤组织类型、最大直径、累及范围、分期、DSA造影表现、肝内动静脉分流、PVTT累及范围、造影表现、PV主干是否通畅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挑选对累积生存率有影响的指标,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所有纳入本组的患者共69例,随访1~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目前存活8例(11.6%),死亡61例(88.4%)。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76.8%、43.5%、17.6%、4%和4%。平均生存时间为7.4个月。经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临床指标包括:原发肿瘤累及肝叶范围(单/双肝叶)、肝功分级、原发肿瘤造影分型和PVTT造影分型,P值分别为0.026,0.001,0.003,<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肝内肿瘤累及范围、PVTT造影分型是影响患者存活的显著因素。其P值分别为0.044、0.037和<0.001。
结论:TACE治疗肝癌伴PVTT患者是有效的。肝功能分级、肝内肿瘤累及范围、PVTT造影分型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