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历史题材戏曲自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创作观念,经过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创作观念逐渐回归艺术本体,注重作品的审美功能,逐渐疏离简单、直接的宣传教化。本文分五章,基于对剧目文本、演出录相的分析,分别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产生与发展,新时期剧目创作、题旨特征、人物塑造、舞台表演等五个方面着手,分析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创作的特点。第一章,从剧目生产的社会环境、文本创作、演出形式、功能价值等方面,论述新时期之前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剧目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作观念与社会现实对艺术作用力。可以说,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爱国主义戏曲,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胚芽,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因处于国家的战时状态,一直保持鼓励、宣传的教化功能,其艺术形式并不成熟。建国后,虽然社会进入和平时期,但革命历史题材的戏曲创作依然在“工具论”思维中运行,没能突破在战时状态下形成的固定模式。第二章,分期讨论新时期三个阶段的剧目创作情况,分析各个阶段的创作趋向。第一阶段是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因为文革结束、改革开放而进入剧目创作的繁荣期,但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促使艺术思维的变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整个戏曲界面临着市场困境,导致文本叙事的内部变化,创作者开始思考、尝试、实践一些新的观念。90年代以后,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重新激活某些戏曲艺术的要素,而进入到一个回归本体的阶段。第三章,通过情感、命运以及崇高英雄主义的主题,突出“以情动人”的题旨特征,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革命思想、精神信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给受众。这是新时期创作观念更新的一个具体表现,以“软性的抒情”反拨“亢奋式宣教”。第四章,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剧目的人物塑造,无论是英雄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经历了从类型化向典型性过渡的过程。为了塑造出饱满、立体、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突出英雄人物的真性情与个体意识,打破高大全、圣人式的英雄角色。反面人物的塑造也脱离僵硬的脸谱式形象,从简单的“道德批判”、“外表丑化”转向对“狡诈奸猾”、“人性丑恶”的挖掘。第五章,新时期革命戏曲的动作表演呈现开放式、多元性特征。《华子良》中的“耍鞋戏敌”、“挑篓下山”两段,虚拟意象,摹拟外部环境,遵循京剧虚拟化、程式化、音舞化的表演规律,可谓新时期戏曲表演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另一些剧目在动作表演中借鉴话剧重激情迸发的表演方法,搬用民间舞蹈、秧歌等肢体语汇,因戏曲韵律化改造不足,意象缺失,而显得不够成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