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军阀混战、外国侵略同时存在的国家,中国的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国,中国出现乡村建设的热潮。在河南省内乡县,军事起家的别廷芳在镇平县乡村建设的影响下也开始在内乡县搞乡村建设。内乡县的乡村建设持续了十年,社会治安、教育、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教育方面,坚持教育为现实服务的方针,办民众学校,提高内乡县民众的文化水平;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和学校,培养乡村建设急需人才。在治安方面,组织壮丁队,推行保甲制度、连坐法、“五证”来保证社会安定。在税源整治方面,针对当时税源混乱状况,派人调查登记田亩、税契的办法,使内乡县财政收入的账目清晰,避免了地方官员从中牟利。在经济发展方面,针对当时内乡县老百姓的贫穷问题,他们采取“两手抓”的方针。“两手抓”即一手抓节流,一手抓开源。在节流方面的措施有禁止鸦片、纸烟、洋货、洋靛、赌博等方面的措施。在开源方面的措施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四个行业。虽然内乡县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县,但是内乡县境内山地、丘陵多,可耕地较少。针对这种生存环境,内乡县便在治河改地、植树造林、农业技术改良方面下功夫。几年后,可耕地增多了,引水渠增多了,农业生产有了保障;经济林木也增多了。在内乡县自治办公处的引导下,内乡县的老百姓开始在山上和家里养起山蚕和家蚕,在此基础上内乡县便出现了生产丝绸的工厂,在自给有余的情况下,开始向外销售,这样,实现了农业促进工业,工业促进商业,反过来,商业、工业促进农业的格局。在乡村建设者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内乡县境内不仅没有匪患,而且小偷小摸的现象也不存在了,内乡县老百姓能安心地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内乡县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都有所发展,这为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东部和北部学校的西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章的结尾部分对内乡乡村建设进行评价,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当代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