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典范,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价值,一经出版便风行海外。不计其数的海内外学者投身研究、以翻译《红楼梦》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红楼梦》如今在海外用近20种语言发行有60余个译本。就英译本来说,至今共有12个正式出版,其中最具知名度的两个译本:一个是有英国权威汉学家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一个是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众多翻译研究学者围绕这两个风格迥异的英译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批评。基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作者从宏观的层面对这两个不同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改写理论由比利时裔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基于多元系统理论提出,它主张翻译是整个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被文化多元系统操控。翻译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受到社会、文化系统中诸多因素操控的改写。本文基于改写理论,选取了这两个译本中的诗词翻译作为个案,从三个操控因素的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在赞助人方面,主要的操控集中在对译者和译本的选定,从意识形态、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操控译者的翻译行为。在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包括社会因素及政治因素),连同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共同对译者的翻译策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诗学方面,对译者的操控来自于翻译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地位以及文学机制,表现在主流诗学和个人诗学两个方面。通过对两个译本中诗词翻译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赞助人、意识形态以及诗学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的确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对翻译策略的操控不仅体现在对主题阐释、也体现在对词汇选择、诗文韵律形式等方面,甚至影响到了两个译本的整体风格。同时,本文的研究视角突破以往拘泥于对原文和译文或不同译本之间的优劣与否的讨论,强调了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译者翻译策略的操控。而作为翻译研究者来说,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的评价,也应该将社会文化层面的影响因素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