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是一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常见菌,禽类中鸭对其最为敏感。本研究通过对临床分离到的一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了解其耐药情况;通过动物回归试验测定其毒力及不同接菌方式对其毒力的影响,并探讨了TNF-α和IL-1β在致炎中的作用,以期对该病病理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该病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工作:1从湖北省武汉市周边地区某鸭厂临床病例中分离到一株细菌,进行生化鉴定,培养特征鉴定,16S rDNA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属于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PM株)。该分离株对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生素敏感;16S rDNA部分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牛源、羊源、猪源和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均在99%,与溶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在93%以下。提示不同物种来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16S rDNA序列较为保守,但仍存在个别位点突变现象。2比较了灌胃、皮下接菌、支气管接菌和脚蹼接菌对雏鸭毒力的影响。皮下和支气管接菌均对雏鸭表现出高毒力,脚蹼接菌毒力稍弱,但采用高剂量0.5mL(2×105CFU/mL)进行灌胃未见雏鸭发病。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不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雏鸭。3复制雏鸭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模型。用0.5mL(约4×10~2CFU/mL)菌液经脚蹼感染18日龄樱桃谷鸭,能引起雏鸭产生以急性出血性败血症为主的典型禽霍乱症状。发病雏鸭临床特征以食欲废绝,饮欲升高,畏寒,无法直立行走,口鼻流涎为主。病程持续1~3d。临床症状明显期为接菌后第10h;第24h开始零星死亡,至48h达到高峰;48h后发病率降低,72h后症状缓解,采食饮水逐渐恢复。结果说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感染雏鸭后病程呈“一过性”经过,临床表现主要以呼吸道损伤为主。4分别在感染后第4h、10h、24h、40h、49h、7d进行剖杀,进行动态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肝脏在感染后4h出现水泡变性,24h出现凝固性坏死灶;肺脏在10h出现明显淤血和出血及异嗜性粒细胞浸润,40h出现坏死灶;胸腺在4h出现“星空状”淋巴细胞缺失;脾脏在24h呈空泡状并伴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法氏囊在40h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坏死。结果表明P.m可以导致多个器官产生炎症,早期损伤器官为肝脏、肺脏、大脑和胸腺;P.m可以对免疫器官造成严重损伤,且最先激活机体细胞免疫。5白细胞计数显示在8h、10h、17h和24h接菌组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高于空白组,40h后无明显差异;ELISA法测试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显示2h、4h、6h、10h、11h、17h、24h、40h、48h接菌组和空白组血清TNF-α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接菌组脾脏、肺脏和法氏囊进行IL-1β染色,结果显示法氏囊和肺脏中IL-1β阳性信号IOD值均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脾脏IOD值则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果显示IL-1β参与致炎,但未观察到TNF-α值升高,提示多杀性巴氏杆菌对雏鸭致炎可能不通过革兰氏阴性菌“LPS—TNF-α—IL-1β”经典致炎通路,这与报道的复制P.m引起牛肺疫模型中研究结果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