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gA肾病是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肾小球肾炎,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是肾小球疾病发病机理研究中最活跃、最丰富的领域之一。但由于发病机制仍然不明,迄今为止尚无特殊治疗药物。自80年代初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以来,很多中医工作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中医药学对IgA肾病的研究进展》对IgA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分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实验研究等方面近十年来的中医药研究进行了概述。《现代医学对IgA肾病的研究进展》对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治疗,预后等方面现代医学所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为临床研究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是根据王耀献教授提出的肾络微型癥瘕三态论理论对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便推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回顾53例临床病例,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本虚证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肺肾气虚四型,标实证分为湿热、湿浊、瘀血三型。观察以上各证型与性别、临床表现、临床指标、病理参数、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53例病人中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大量蛋白尿型为多,标实证以湿浊最为多见。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肺肾气虚四种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型临床表现最重,病理改变最重,病理分级最高;湿热、湿浊、瘀血三种证型比较,瘀血证临床表现最重,病理改变最重,病理分级最高,P<0.05。研究表明在IgA肾病中,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而本虚证中的脾肾阳虚证和标实证中的瘀血证大致属于三态论的:“癥瘕形成态”,而其他证型大致属于三态论中的“聚散消长态”。而患者的血压情况大致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同时,若患者脾肾阳虚证与瘀血证同时出现则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