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主义叙述学与文学文体学、俄国形式主义、及英美新批评同属20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大家庭的成员,它们之间各有侧重也相互影响和重叠。叙述学(也称叙事学)与现代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两者几乎同时兴盛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均声称在语言学理论模式指导下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分析。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都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自足、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或艺术品,关注文本自身的价值或内在规律。与传统小说批评理论相比,它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内部,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要素之间的关联。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小说评论中尤为明显。 中国当代的文学研究与批评,还是更重视内容因素,多侧重作品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甚至政治意义,而对作品形式的研究与分析迄今关注相对较少,因而存在着进一步探讨的潜力。西方叙述学和文体学对此缺憾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其研究成果可以深化对小说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性的认识,是对小说批评理论的扩展和深化。这些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对小说的创作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本文从形式层面入手,以西方叙述学和文体学尤其两者的重合面为理论依据,将鲁迅的叙事文作为实验场,尝试研究各种理论在其中的应用与体现,共分五部分:(一)、引言,(二)、叙述的顺序、节奏和层次,(三)、视角与叙述者,(四)、人物话语,(五)、结语。 引言旨在解答两个问题:为什么在此文中运用西方叙述学和文体学理论?(原因在于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互补性)为什么选择鲁迅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鲁迅在中国当代文坛的领旗地位。其丰富多样的作品无论就主题还是技巧均具有前无古人的创新,并深受俄国、波兰、日本、英国等外域作品影响,形成了冷隽独特的“鲁迅风”,被誉为伟大的“体裁家”。) 第一章(叙述的顺序、节奏和层次)首先介绍与区分了叙述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故事”与“话语”。接下来以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的理论为依据从三个角度予以讨论:1、故事事件发生的顺序与叙事的伪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侧重对倒叙的讨论并以鲁迅4篇小说列表举例:《故乡》、《祝福》、《孤独者》、《伤逝》。2、故事事件本身持续的时间与叙述它的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重点介绍了5种叙述形式:停顿、场景、概述、省略和拉长,以及由它们的更迭所产生的不同叙事速度和节奏。举例包含中西,并详细分析了《祝福》的叙事节奏。3、嵌套叙事,及二度叙事与第一叙事之间的三种关系:直接因果关系;纯主题关系;维持推进关系。由此分析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酒楼上》、《狂人日记》等。 第二章(视角与叙述者)首先阐释了热奈特“聚焦”的概念及其分类:零、内、外聚焦,以及北大申丹教授的类似划分。并以4种视角讲述了同一篇伊索寓言《蚂蚁与草蠕》。据此,将鲁迅的所有小说从视角角度给出了一个总体分类。本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并努力挖掘其深层的美学价值,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与韦恩·布斯的术语“审美距离”在鲁迅作品中找到再现。分析从两个方面入手:1、从全知到限知的叙述模式。体现在作品((,坏旧》和《孔乙己》里“不可信”的叙述者身上。2、距离控制。以《狂人日记》中的小序和《伤逝》的副标题,以及《头发的故事》为例。最后,又将《祝福》与弗茨杰罗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了条分细缕的对比,指出两者在对叙述者的选择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三部分转向探讨全知叙述的特色。讨论了:1、公开与隐蔽的评论,前者的例子在《名利场》和《阿Q正传》中,后者则在《傲慢与偏见》及《高老夫子》等中得到体现。2、有限全知叙述对叙事角度的调节作用。将《傲慢与偏见》中侧重对伊丽莎白的聚焦与《离婚》中对爱姑、《明天》中对单四嫂子的内心透视等做了比较。 第三章(人物话语)分为三部分阐述。前两部分围绕英国文体学家利奇和肖特对人物话语的分类、以及申丹对其功能和特色的归纳而论述。这一五分法是:1、直接引语及其音响效果;2、间接引语及其快速节俭;3、自由直接引语及其直接、生动与可混合性;4、热门话题自由间接引语;5、言语行为叙述体的高度节俭和掩盖。论述中佐有大量例证(摘自鲁迅以及英文作品)。第三部分针对在人物话语的中西对比中出现的双语差别,剖析了汉语小说中间接引语的独特之处—无时态倒退,主从意识淡薄等。另外,汉语中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常可以省略(而英语不允许),以及代词“自己”的模棱两可性,均造成在译向英文时出现的一种“两可型”现象。这些都对翻译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文中均给予了摘选、举例和探讨。并对其中直接引语翻译过程中的些许变化也给予了关注:1、中英之间引导词的对比:2、汉译英过程中引导句的位置。 结语指出,从不同角度对鲁迅的叙事文进行“分解式研究”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应用于鲁迅文本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适用的和不相宜的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大量鲁迅作品与英文作品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