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遥测肌电测试仪一部、常速DV摄像机两部、同步信号发生器一台对五名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排球4号位强攻助跑起跳动作进行了现场测试,运用专门的分析软件对肌电和摄像进行解析处理,结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知识,不仅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有利于助跑起跳技术的各项运动学参数值及适宜范围,而且可以发现此技术动作的诸多基本规律,比如可以用来分析某肌肉或肌群在不同时程,以及不同肌肉在同一时程的肌电变化特征等,以期为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一)运动学(1)助跑的最后一步——研究对象最后一步的步幅占其各自总助跑距离的比例近乎50%;(2)重心最低点时刻——研究对象右膝关节角度平均值为134.935°;研究对象中杜**的左右髋角及肩角最小,且在重心最低点至双脚离地这一阶段左侧肘关节垂直速度的变化幅度最大;(3)起跳离地时刻——密**和杜**在起跳离地瞬间的速度参数值相对较大且重心腾起角相对较小;(4)起跳阶段——研究对象中仅王**在起跳缓冲的过程中其左侧下肢参与缓冲,且参与缓冲时间短,时间仅为0.02s,在蹬伸的过程中其左侧下肢全程参与蹬伸;密**的水平速度损失率较其他人要小,数值为53.573%。(二)肌肉力学(1)助跑的最后一步——右肱二头肌表现的非常兴奋,放电强烈,数值为420uvs;右侧下肢肌群的积分肌电值要小于相对应的左侧下肢肌群;(2)缓冲阶段——右肱二头肌兴奋程度较高,放电较强,积分肌电值达到486uvs;右侧下肢肌群的放电强度比左侧下肢肌群要大,但呈非显著性差异;“重心最低点时刻”绝大部分肌肉都表现出积分肌电值趋向于处于或接近零线的特点;(3)蹬伸阶段——右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最大,为516uvs,右竖脊肌次之,为510uvs;右侧下肢肌群放电量平均水平比左侧下肢肌群要小,但呈非显著性差异;(4)助跑的最后一步和起跳全程——右肱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值最大,数值为461uvs,其次是右竖脊肌,数值为409uvs;左侧下肢肌群中除股二头肌的放电量比右侧下肢的股二头肌要小外,其他三块肌肉均比右侧对应肌肉要大,但呈非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研究对象都是接受多年专业训练且参加过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的专业运动员,他们的技术娴熟、动作规范,肌肉活动协调而经济,因此他们的测试数值可以揭示排球4号位强攻助跑起跳技术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