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杨宪益是享誉国内外的资深翻译家,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杨宪益希望通过自己翻译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宣扬中国文化。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经典文学的代表,最初由于杨宪益的翻译为国外所熟知。而在对杨宪益译者行为研究中,还没有专门从译者文化协调角度进行探讨。 本文在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以译者协调理论为基础,运用周领顺教授的客观描述方法译者行为视域,结合杨宪益的翻译初衷,通过分析在翻译鲁迅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宪益是享誉国内外的资深翻译家,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杨宪益希望通过自己翻译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宣扬中国文化。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经典文学的代表,最初由于杨宪益的翻译为国外所熟知。而在对杨宪益译者行为研究中,还没有专门从译者文化协调角度进行探讨。
本文在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以译者协调理论为基础,运用周领顺教授的客观描述方法译者行为视域,结合杨宪益的翻译初衷,通过分析在翻译鲁迅小说中文化信息时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探索杨宪益的译者行为规律,探讨杨宪益译者行为的合理度。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章是关于译者杨宪益的文献综述。第三章阐述了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文化协调理论,周领顺教授的译者行为的观点以及译者行为视域。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杨宪益的人生经历、翻译成就、翻译思想以及鲁迅小说的杨译本。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杨宪益文化协调时所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第五章是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建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发现:杨宪益在对鲁迅小说翻译过程中,翻译手法灵活多样。既力图忠实于原作的文化信息和鲁迅写作风格,又兼顾目标读者的感受,都是有意识的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译作了解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杨宪益在翻译鲁迅小说中翻译方式的选择,协调了原文本和目标读者的关系,这就是协调两种文化的关系体现。他很好地平衡了原文本和译本、原文本和目标读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坚持又有妥协,这正是杨宪益奉行的“中庸之道”。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治理从纵向时间线而言,从1992年起始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和机制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以标志性文件的签署为全球气候治理进行阶段性的划分,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开启,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标志着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领导地位的确认自此开始全球气候治理的后京都时代。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后京都时代的结束,2009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放松训练是否能够影响心率及T波幅度、是否能够降低心算任务时心率及T波幅度的反应性以及是否对心算成绩有影响.实验组被试20名,正式实验前进行两次放松训练;控制组被试20名,正式实验前没有接受放松训练.实验组正式实验程序为:基线5分钟-放松训练20分钟-心算3分钟组正工实验程序为基线5分-钟静坐20分钟-心算3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心算时两组的心率均表现为显著上升.两组心率均表现出对应
卡里尔·邱吉尔(Caryl Churchill,1938-)是英国当代剧坛最杰出、最当红,也是为数不多能够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女剧作家之一,由于身处20世纪60、7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的浪潮之中,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转变对邱吉尔本人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1972年的《拥有者》到1976年的《醋汤姆》再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九重天》《上流女孩》《沼泽地》,这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批评方法,对小说中的空间形态、其形成机制及建构进行解读与分析。谭恩美小说以移民的个人经历和空间体验为基础,经过其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和叙事技巧、叙事结构的使用,表现出极具意蕴和张力的空间形态。本文以小说中的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其形成机制及建构,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底蕴,并从宗教、哲学及美学角度进行观照,揭示小说作
威尔士诗人狄兰·托马斯被视为英国继奥登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诗人,其诗歌更以多义性著称,这点也一直为研究者所争论,关于狄兰·托马斯诗歌多义性的根源则更是众说纷纭,甚至相互对立的观点也很常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认为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文本存在一个特殊的多义性生产机制,这种生产机制的核心就是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中所谓的“延异”。 由于“延异”这一概念是德里达通过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差异”这一概念的批判发展而来,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依赖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其中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时间副词具有表示动作行为时间范畴的作用和功能。蒙古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其时间范畴主要是借助动词的后置词缀和附加成分来表达,但是也存有一部分时间副词辅助表示时间意义。 本文择取现代汉语与蒙古语中常用的时间副词,从构词方式、语义分类、句法表现、表达功能等方面作了系统对比,试图揭示两种语言时间副词的异同点。论文除了绪论和
美国学者格里塔·加德(Greta Gaard)是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的杰出代表,其全球性跨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及物种公正、生态女性主义创作与批评等建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学者、环境活动家、同性恋者、素食者及达摩教义修行者等多重身份,铸就了她生态女性主义的显著特点,其跨界拓展的广泛性、公正性及包容性,为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与批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以影视作品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此类作品的翻译也日益引起重视。视听作品中通常有多种模态存在,视听翻译也因此具有突出的多模态性。多模态研究融合了不同模态的信息,为视听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有助于提高相应作品的翻译水平。 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研究的重点内容,当下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也催生了一系列相应的翻译策略,缩减策略作为其中代表已经发挥了重要
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和阿瑟·米勒是二十世纪美国重要的剧作家。虽然这三位剧作家写作风格不同,他们的戏剧作品关注焦点各有不同,但他们的代表作品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逃遁者”作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并且成为作品的一大特色。这样的“巧合”值得深究,也不免让人深思他们这一共同选择背后的原因。在这些戏剧中对不同的逃遁者进行了怎样的书写,逃遁的原因是什么,此书写的意义何在? 本论文以尤金·奥尼尔的《进
20世纪上半期,朝鲜半岛受到日本侵略,沦为日本殖民地,很多韩国文人志士流亡到中国,在中国从事抗日独立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等方式,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传抗日独立运动。由于韩国文人自幼学习汉文,可直接使用汉字创作古体汉诗。所以,古体汉诗成为来华韩国文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随着在华居住时间的增加,他们又逐渐掌握了现代汉语,很多文人能够使用白话文撰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