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哲学家、自然文学家、思想家,被人们尊称为19世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然阐释者”、“第一位环境主义圣徒”,他的一生都以自然为伴,在山水间感受真正的大自然,可以说是大自然永不停歇的访问者与看护者,他关于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思考闪烁着早期生态自然观的光芒,并为后来生态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生态保护思想日趋成熟的今天,人类越来越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大自然所带来的伤害,而早在19世纪,梭罗就在其名著《瓦尔登湖》(Walden)中阐述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的看法,提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物种的内心价值,建立所谓的“爱的共同体”,即生命共同体。本论文首先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融入历史的大背景中,通过对当时工业革命背景和他自身提倡的精神独立的解析,以及把对爱默生生态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作为其自然观产生的逻辑起点,探究了梭罗生态自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背景;其次,系统的分析了梭罗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历史嬗变,包括四个方面:即非机械论的生态自然观、浪漫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超验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宗教色彩的生态自然观,从而详细的阐述了梭罗生态自然观从雏形到成熟所经历的整体改变;再次,通过对梭罗《瓦尔登湖》的详细解读,深入剖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蕴,突出梭罗一再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最后,将梭罗的生态自然观置身于西方整体生态思想的发展脉络之下,通过对传统西方生态思想的阐述,引出梭罗所提倡的生态自然观念,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挖掘梭罗生态自然观对于后来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崛起以及理论影响所起的促进作用,借此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呼吁当代人类建构新的生态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