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的社会解决了许多政府所难以顾及的问题。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还不成熟,在满足当前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远远落后。我国慈善事业为何发展缓慢,如何促进其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是当前社会研究热点之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出于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考虑,论文从政府管理角度,通过历史回顾、理论探析、对比分析、实践考察等方面研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旨在提出适合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促进机制。论文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慈善事业为对象展开了研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首先,分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及其与政府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从中理清我国慈善事业与政府管理的关系。其次,从政府、慈善组织、公民三个层面分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再次,研究美英发达国家政府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将其与我国情况进行比较,得到可资借鉴的经验。最后,从政府角色、慈善事业发展外部环境、慈善发展内部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提出完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政府支持机制的建议。当前我国慈善发展事业相对滞后,存在公民慈善意识不强、企业慈善意识薄弱、慈善组织能力不足、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等问题。问题的产生与政府角色错位、管理方式不当、慈善文化建设不利、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或不完善有关。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慈善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英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而不是干预、控制和领导。具体说来,我国政府要应进行角色适调,从领导者走向导航者,从组织者走向调控者,从管理者走向监督者。在明确政府角色定位后,应从税收优惠、准入门槛、激励力度等方面加大慈善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从监督机制、资格认证制度、志愿服务管理、募捐和项目分管制度等方面完善管理体制;从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企业文化与慈善文化、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慈善文化国际化等方面加强慈善意识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