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值管理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该文件正式提出了“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得到官方正名后,迅速在A股市场掀起了一波浪潮。尽管在此之前许多学者就市值管理展开了不同维度的讨论,但由于缺乏有效共识,加之新“国九条”只有原则性鼓励并无具体的指引规则,导致市场上的市值管理五花八门,凡是与市值相关的行为,都冠以市值管理的名义,甚至出现了部分上市公司趁着监管不明,假借市值管理名义,行操纵市场之实的违法犯罪活动,这无疑将构成市值管理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在剖析真伪市值管理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值管理的本质以及市值管理与操纵市场之间的关系。市值管理实质上是上市公司通过积极主动的干预,基于市值管理工具的合法合规运用,消除股价与企业实际价值的偏差的企业自治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说,市值管理具有涉嫌市场操纵的可能。其次,本文以伪市值管理的样态为研究基础,从理论认知、实施保障及法律监管三个层面阐明市值管理异化、伪市值管理频发的原因。伪市值管理频发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对市值管理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不清,监管不严等。且从已查处的伪市值管理案例来看,民营上市公司发生伪市值管理的概率较大,伪市值管理常常表现出操纵手段多样、目的多样、内外勾结、内幕交易频发等特点。最后,本文分析了市值管理证券法规制的规制主体和对象,呼吁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治”的监管模式,加大对以上市公司为主的市值管理参与主体的监管。并据此提出了针对市值管理的规制对策:第一,通过市值管理概念法律化,解决市场各方主体对于市值管理的认识偏差和市值管理实际运行“无法可依”的操作困境;第二,通过构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值管理治理体系,压缩上市公司伪市值管理的空间。与此同时,强化伪市值管理的识别和查处,建立并完善伪市值管理民事赔偿机制,提高伪市值管理的违法成本,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借鉴了相关实证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伪市值管理的识别和查处中,提出利用大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来识别伪市值管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