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国际化的拓宽,越来越多的产品跻身进入国际市场。在汽车业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外汽车仍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而汽车的命名及汉译名也涌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如何让产品得到最大化宣传和产品的促销,商标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转换,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语际交流。这是一个艰难的再创作过程。商标品牌是否妙趣横生,凸显产品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消费者,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良好的品牌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一个成功的品牌译名是公司商品能否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以往的专家和学者对商标翻译的研究颇多,并且成果颇丰。但汽车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壮大的产业,因此对汽车商标词翻译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并且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个案分析上,缺少系统的总结归纳。本文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以目的论为指导,对汽车商标名称的来源和汽车商标名称翻译的原则和技巧进行定性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突破点。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文章的框架结构。首先,作者对商标翻译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叙述,指出成就和不足。然后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意义。最后,作者清晰地撰写了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二章作者对汽车商标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首先介绍了商标的定义,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把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同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而使用的一种标志。接着作者描述了汽车商标的功能,即信息功能、宣传功能和美学功能。然后,对商标翻译的三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叙述。最后,作者对汽车商标词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叙述。汽车商标名称的翻译方法是近年来品牌名称翻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对国内外有关汽车品牌名称翻译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第三章是文章的研究设计部分。本课题是在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对国外汽车商标的汉译进行研究。作为商标翻译的理论支撑,德国的目的论对商标翻译的方法和原则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费米尔1978年提出的目的论强调译文的功能和目的,它对传统的忠实原文提出新的见解,认为对原文的改变能保持和原文本来的目的一致的话,仍然叫忠实,也仍是好的翻译。商标译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是具有文化特定性的,译者必须清楚新的商标名的使用背景,其特定目的以及其受众情况,以便达到真正的促销目的。本章首先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定义和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在目的论中,这三个原则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其他两个原则从属于目的原则。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当目的原则与其他两个原则相矛盾时,译者应该首先遵循目的原则。此外,在本章中本课题的研究问题、研究工具、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被一一阐述。本课题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三个:汽车商标名称的来源,外国汽车商标汉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技巧。研究工具主要采取手动搜集和分析。资料的收集主要是通过书籍、杂志和网站等渠道。研究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汽车商标名称的来源、汉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首先通过对收集到的129个汽车商标的定量研究,作者得出汽车商标词都有哪些来源、同时都有哪些翻译原则和策略在汽车商标的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统计出各个来源和翻译策略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在实际的汽车商标翻译过程中,哪些翻译原则和策略是译者主要考虑和采用的。然后,作者通过具体例子的定性分析,对汽车商标词的来源、影响汽车商标翻译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定性的分析,这些来源、翻译原则和策略得到了具体的讨论和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作者发现根据文化来源,可以将国外汽车商标词划分为八类:源自有历史意义的人名,源自名篇佳作,源自本土民族特色和历史,源自神话传说,源自美好联想的词汇,源自风景名胜地名,源自地理自然现象,和源自创新词及臆造词。在汉译的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原则有译名要尽量体现商品的特征与功能;译名要简明易记,具有创新性;译名要考虑文化因素。另外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有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加意译和缩写法。第五章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一些不足。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在外国汽车商标的翻译过程中都应该遵循哪些翻译原则及运用哪些翻译策略。并且通过具体的研究与分析,论述了这些来源、原则和策略是如何影响翻译过程的。这些发现为翻译者提供了一些启发和借鉴。最后,作者还指出本研究的一些局限性。本文所及只是作者的一孔之见,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汽车商标翻译研究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