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灾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近几十年来,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程度也愈来愈严重,极大地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何预测干旱、应对干旱,使由干旱而引起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抗旱预案体系,保证旱灾发生时能有效配置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实行工程、人力、物力调度,实现由被动抗灾转向主动抗灾,将干旱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抗旱预案研究现状、干旱指标、抗旱措施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抗旱预案中的地下水干旱指标、干旱综合指标、抗旱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地下水干旱评估模型、旱涝等级综合供需评价模型、旱涝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与山东省的旱情评价预估。评判结果表明,较好的反映了实际情况。同时,对山东省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市进行了干旱综合评价,给出了青岛、烟台的应急抗旱措施。 本文创新之处主要有: (1) 提出了一套地下水干旱指标的划分方法,建立了地下水干旱的评判模型,为以后研究地下水干旱提供了思路。 (2) 将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AHP)运用于区域干旱综合评判方法中,将水文干旱、气象干旱的评判方法转变为国民经济干旱的评判方法即将可供利用的水资源量(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以及污水利用、海水利用、客水等)与全社会的总需水量(包括生活、工业、农业、环境四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评判干旱的依据。 (3) 在抗旱措施确定时,将经常性抗旱措施与分级抗旱措施结合到一起,既从宏观整体进行把握,又从微观局部给以具体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