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学术专题再到政府工作报告,协商民主不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它的逐步升温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结果。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但是它的负面效应和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在发生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衍生出的竞争原则、价值追求和主体意识作用于上层建筑便促成了政治诉求和利益表达的增以及公民意识、平等思想、权利要求、尊重愿望、自主倾向的增强。市场经济的差等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摩擦,增添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缓解这些矛盾和摩擦,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更需要加强政治沟通,挖掘利益整合通道,确立社会共识机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这样应运而生并在当中发挥着调和的作用。十八大报告首次系统的论述了协商民主的概念,并以相当地篇幅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阐释。一种制度要想切实有效的实施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体系作为其保障,对于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研究,是协商民主由理论向实践、由虚化向真实性转化的要求,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落实民主制度,切实保障老百姓利益的决心。本文试图通过对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建设的梳理、研究与创新,找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路径,为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提高协商民主真实性,确保协商民主有效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本文分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概要介绍;第一章,介绍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及其特征,明确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程序性制度进行了现状分析、剖析不足和建立完善三个方面的工作。点明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程序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我国协商民主在程序性制度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原因以及改善的措施。第三章,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体性制度,并通过对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政策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现状的分析,发现不足,找到解决途径。提出完善实体性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程序性制度起到保障的巨大作用。第四章,探讨如何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的评价监督制度。